《天门泉诗》

时间: 2025-01-11 10:01:20

昔闻天门泉,石窦注澄澈。

行人口生烟,可救万夫渴。

为惠胡不竟,吾来值源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门泉诗 李廌 〔宋代〕

昔闻天门泉,石窦注澄澈。 行人口生烟,可救万夫渴。 为惠胡不竟,吾来值源竭。

白话文翻译:

从前听说天门泉,石洞中水流清澈。 行人口中生烟,能解救万千人的渴。 为何恩惠不能持续,我来时水源已枯竭。

注释:

  • 天门泉:指位于天门山下的泉水,具体位置不详,但天门山在古代常被用作诗文中的意象。
  • 石窦:石洞,指泉水的出口。
  • 澄澈:清澈透明。
  • 行人口生烟:形容泉水之清凉,能使人口中生出清凉之气。
  • 万夫渴:形容极度干渴,万夫指众多的人。
  • 为惠胡不竟:为何这样的恩惠不能持续。
  • 值源竭:遇到水源枯竭的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游历天门山时,发现泉水枯竭,感慨自然恩惠的短暂与无常。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天门山时,发现原本清澈的泉水已经枯竭,因此感慨自然恩惠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类依赖自然恩惠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天门泉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恩惠的短暂与无常。诗中“石窦注澄澈”描绘了泉水的清澈,而“行人口生烟”则形象地表达了泉水带来的清凉与解渴。然而,“为惠胡不竟,吾来值源竭”则转折表达了作者对泉水枯竭的遗憾与感慨,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恩惠的依赖以及自然变化的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闻天门泉,石窦注澄澈。”:开篇即点明天门泉的清澈,石洞中水流清澈,给人以清凉之感。
  2. “行人口生烟,可救万夫渴。”:用“行人口生烟”形象地表达了泉水的清凉,能解救万千人的渴。
  3. “为惠胡不竟,吾来值源竭。”:转折表达了作者对泉水枯竭的遗憾与感慨,反映了自然恩惠的短暂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行人口生烟”用生烟比喻泉水的清凉,形象生动。
  • 转折:“为惠胡不竟,吾来值源竭”通过转折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与感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恩惠的短暂与无常,以及人类对自然恩惠的依赖。通过天门泉的枯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类依赖自然恩惠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天门泉:象征自然的恩惠。
  • 石窦:象征泉水的出口,清澈的泉水。
  • 行人口生烟:象征泉水的清凉与解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行人口生烟”比喻的是什么? A. 泉水的清凉 B. 泉水的甘甜 C. 泉水的清澈 答案:A

  2. 诗中“为惠胡不竟”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遗憾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李廌《天门泉诗》: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