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大贾村僧寮》
时间: 2025-01-11 08:04: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大贾村僧寮 行过横烟杳霭中,低低茆舍绕蒿蓬。 譍门见客僧如鹿,席地围炉火自红。 隙壁射床千里月,破窗吟纸一川风。 仆夫密劝休安枕,闻道穿窬是主翁。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烟雾中行走,穿过低矮的茅屋环绕着蒿草。 僧人应门见到客人,如同鹿一般警觉,围坐在地上,炉火自然红亮。 墙缝中射入床上的月光,如同千里之外的明亮,破窗边吟咏的纸张被一川风拂动。 仆人秘密劝告不要安心入睡,听说穿墙而入的是这里的主人。
注释:
- 横烟杳霭:形容烟雾朦胧,模糊不清。
- 茆舍:茅草屋。
- 譍门:应门,指僧人应声开门。
- 席地:坐在地上。
- 隙壁:墙缝。
- 穿窬:穿墙而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此诗描绘了作者夜宿僧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寮的简朴与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行途中,夜宿于大贾村的僧寮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僧侣生活的观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宿僧寮的宁静与简朴。首两句以“横烟杳霭”和“低低茆舍”描绘了僧寮周围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僧如鹿”和“火自红”的生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警觉和炉火的温暖。最后两句则通过“千里月”和“一川风”的意象,增强了诗的意境,而“仆夫密劝”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不安的气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行过横烟杳霭中”,描绘了作者在朦胧的烟雾中行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次句“低低茆舍绕蒿蓬”,进一步描绘了僧寮的简朴,茅屋环绕着蒿草,显得更加自然和宁静。
- 第三句“譍门见客僧如鹿”,通过比喻僧人如同鹿一般警觉,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状态。
- 第四句“席地围炉火自红”,描绘了僧人们围坐在地上,炉火自然红亮的情景,增添了温暖和宁静的气氛。
- 第五句“隙壁射床千里月”,通过墙缝中射入的月光,增强了诗的意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 第六句“破窗吟纸一川风”,通过破窗边吟咏的纸张被风拂动的情景,增添了一丝动态和诗意。
- 最后两句“仆夫密劝休安枕,闻道穿窬是主翁”,增添了一丝神秘和不安的气氛,使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僧如鹿”和“千里月”等,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意境。
- 拟人:如“火自红”和“一川风”等,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如“隙壁射床千里月,破窗吟纸一川风”等,增强了诗的节奏和韵律。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宿僧寮的情景,展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横烟杳霭:朦胧的烟雾,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低低茆舍:简朴的茅屋,展现了僧寮的自然和宁静。
- 僧如鹿: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警觉和宁静。
- 千里月:增强了诗的意境,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感觉。
- 一川风:增添了诗的动态和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僧如鹿”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什么特点? A. 警觉 B. 宁静 C. 热情
- 诗中“千里月”和“一川风”的意象增强了诗的什么? A. 节奏 B. 意境 C. 韵律
- 诗中“仆夫密劝休安枕”暗示了什么? A. 僧寮的宁静 B. 神秘和不安的气氛 C. 自然景物的感悟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宁静。
诗词对比:
- 李廌的《宿大贾村僧寮》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和超脱尘世的向往,但李诗更多了一丝神秘和不安的气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