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

时间: 2025-01-11 07:58:07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

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遡。

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

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遡。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白话文翻译:

在杞国的岸边放舟,汴渠的水正向东流去。汹涌的河水与船相遇。漂浮在水面上的船,与水一同向东流去。船与水似乎永不分离,从未改变它们的位置。世人对于动静感到迷惑,顺流而下却怀疑是在逆流而上。否则就会追逐波浪,被水流所迷惑。我写下这首放舟的诗,阐明这流水的道理。年老的我还能做什么呢?只是用这首诗来维持世间的道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杞国:古代国名,位于今河南省杞县一带。
  • 汴渠:古代运河,连接黄河与淮河,流经今河南、安徽等地。
  • 汤汤:形容水流汹涌的样子。
  • 泛泛:漂浮的样子。
  • 讵:岂,表示反问。
  • 遡:逆流而上。
  • 汩没:沉没,迷失。
  • 耄:年老。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放舟水上的情景和诗人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创作于元佑六年(1091年),诗人从阳翟(今河南禹州)前往睢阳(今河南商丘)迎接翰林苏公,途中所作。

创作背景: 诗人通过放舟水上的体验,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人在动静之间的迷惑和追逐波浪的警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放舟水上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描绘了水流的汹涌和船只的漂浮,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和谐。诗人通过“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表达了船与水永不分离的意象,暗示了自然界的恒常和人生的不变。后文通过对世人在动静之间的迷惑和追逐波浪的警示,诗人表达了对世人的关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在杞国的岸边放舟,汴渠的水正向东流去。
  2.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汹涌的河水与船相遇。
  3.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漂浮在水面上的船,与水一同向东流去。
  4.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船与水似乎永不分离,从未改变它们的位置。
  5. “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遡。”:世人对于动静感到迷惑,顺流而下却怀疑是在逆流而上。
  6. “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否则就会追逐波浪,被水流所迷惑。
  7.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我写下这首放舟的诗,阐明这流水的道理。
  8. “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年老的我还能做什么呢?只是用这首诗来维持世间的道理。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舟水讵相离”比喻船与水永不分离的关系。
  • 拟人:通过“世人迷动静”拟人化地描述世人的迷惑。
  • 对仗:通过“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形成对仗,强调船与水的恒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放舟水上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人在动静之间的迷惑和追逐波浪的警示。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恒常来反思人生的不变,提醒世人应顺应自然,不应盲目追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象征人生旅途。
  • 水:象征自然和人生的流动。
  • 东注:象征方向和目标。
  • 汤汤:象征水流的汹涌。
  • 泛泛:象征漂浮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舟水讵相离”表达了什么意象? A. 船与水永不分离 B. 船与水经常分离 C. 船与水偶尔分离 答案:A

  2. 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A. 自然界的恒常 B. 人生的变化 C. 世人的迷惑 答案:A

  3. 诗中“老矣耄何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无奈 B. 满足 C. 自豪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赤壁之战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泊船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廌的《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通过水上的体验,表达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界的恒常,后者则更侧重于历史的变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廌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