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时间: 2025-01-26 06:18:21

兰生杂蓬藋,匪愿为世采。

一朝落城市,未免论金卖。

金轻孰见多,弃不待其艾。

抔土傥与期,含熏岁犹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生杂蓬藋,匪愿为世采。一朝落城市,未免论金卖。金轻孰见多,弃不待其艾。抔土傥与期,含熏岁犹再。

白话文翻译:

兰花生长在杂草之中,并非自愿被世人采摘。一旦落入城市,难免要按金子来论价出售。金子虽轻,但谁又能见得多呢?被抛弃时,连等到它成熟的时间都不给。如果土壤能与它约定,含着香气,岁月还能再来。

注释:

  • 兰:指兰花,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蓬藋:指杂草。
  • 匪愿:不愿意。
  • 一朝:一旦。
  • 论金卖:按金子来论价出售。
  • 金轻:金子虽轻,这里指价值不高。
  • 弃不待其艾:艾,指成熟。被抛弃时,连等到它成熟的时间都不给。
  • 抔土:一捧土,这里指土壤。
  • 含熏:含着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通过兰花的遭遇,隐喻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高洁品质的坚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物质价值的过度追求,以及诗人对于这种风气的批判。通过兰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坚守高洁品质的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兰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兰花本应生长在幽静的山谷中,却不幸落入城市,被迫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诗人通过“金轻孰见多”一句,暗示了世人对金钱的盲目追求,以及对真正价值的忽视。最后,诗人希望土壤能与兰花约定,让它在岁月的轮回中再次含香,寄托了对美好品质的坚持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生杂蓬藋,匪愿为世采。——兰花生长在杂草之中,并非自愿被世人采摘。
  2. 一朝落城市,未免论金卖。——一旦落入城市,难免要按金子来论价出售。
  3. 金轻孰见多,弃不待其艾。——金子虽轻,但谁又能见得多呢?被抛弃时,连等到它成熟的时间都不给。
  4. 抔土傥与期,含熏岁犹再。——如果土壤能与它约定,含着香气,岁月还能再来。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兰花的形象,比喻高洁的品质。
  • 拟人:将土壤拟人化,与兰花约定。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兰生杂蓬藋”与“一朝落城市”。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兰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高洁品质的坚持。诗人批判了世人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强调了真正价值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的品质。
  • 蓬藋:象征杂乱无章的环境。
  • 金:象征物质价值。
  • 抔土:象征自然和生命的根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兰”象征什么? A. 高洁的品质 B. 物质价值 C. 杂乱无章的环境 答案:A

  2. 诗中的“金轻孰见多”暗示了什么? A. 世人对金钱的盲目追求 B. 金子很轻 C. 金子很重 答案:A

  3. 诗中的“抔土傥与期”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批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杂咏》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