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罗行》
时间: 2025-01-11 01:17:0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诸罗行
作者: 莫庭芝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万山络索如盘蛇,长林丰草森相遮。
胎生卵育不知几,千年枭獍争呀呀。
祝明克济总荒忽,漫溯谱系宁非夸。
自从部曲通汉家,曰罗曰卤声牙。
前朝赐姓岂无意,要使敛迹安锄杷。
如何累世费征讨,竹兵皴脆徒喧哗。
霭翠奢香继宣慰,贵荣邦彦终擒拿。
逆节当身就诛绝,顺命历代犹恣嗟。
呜呼殷鉴夫岂遐,恃险凭陵真计差。
九驿频年蔓杀气,腥风扑鼻尸如林。
纷纷攘臂竞当辙,轮下谁怜磋怒蛙。
渭水西偏接乌撒,树经斩伐初萌芽。
蛮酋若有动摇意,狡兔入窟休离罝。
呜呼颠覆多前车,汉郡山川何陋邪。
白话文翻译:
万山交错如同盘蛇,长林丰草遮蔽了视野。
不知经历了多少代,千年枭獍争鸣不休。
祝明克济的理想总是被荒凉所覆盖,溯源谱系的努力难免夸大。
自从部曲归顺汉朝,便有了“罗”和“卤”的称谓。
前朝赐姓难道没有深意?只希望能够隐姓埋名,安享农耕生活。
为何世世代代费尽征战,竹兵的刀枪却毫无威力,徒增喧嚣。
霭翠的奢香延续着宣慰,贵族的荣耀最终还是会被捉拿。
逆叛的节度必将遭到诛绝,顺应朝命的历代仍感叹不已。
哎,殷鉴难道不远,依仗险峻凭陵的策略实在差劲。
九驿之间频发杀气,腥风扑鼻尸体如林。
纷纷攘臂竞相夺路,轮下谁会怜悯愤怒的蛙。
渭水西侧连接乌撒,树木刚刚萌芽便被砍伐。
如果蛮族首领有动摇之意,狡兔入洞也要小心陷阱。
哎,颠覆的案例多如前车之鉴,汉郡的山川怎会如此荒凉?
注释:
- 络索:交错相连的样子。
- 胎生卵育:指动物繁殖的两种方式。
- 祝明克济:指历史上著名的治国理政者,寓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前朝赐姓:表示君主赐予臣子姓氏的传统。
- 竹兵:指竹制的兵器,象征弱小的力量。
- 霭翠奢香:形容环境的美好与繁华。
- 逆节:指叛逆的行为或方向。
典故解析:
- 汉郡:汉朝的郡制,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地方治理的艰难。
- 乌撒:古代地名,地处西部,常与蛮族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庭芝,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格清新而含蓄,常以深厚的历史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特征。
创作背景:
《诸罗行》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治理、民族关系以及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警示后人需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诗歌鉴赏:
《诸罗行》是一首描写历史、政治与自然的诗作,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诗的开头以“万山络索如盘蛇”描绘了复杂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人类社会的纷繁复杂。接着,诗人通过“胎生卵育不知几”引入了对历史发展与生物繁衍的思考,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延续的感慨。
诗中“祝明克济总荒忽”一句,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未能实现伟大理想的惋惜。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逐渐引入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强调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与代价,特别是“腥风扑鼻尸如林”的描述,直接而震撼,使人不禁反思战争带来的惨痛教训。
整首诗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注,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结尾部分的“汉郡山川何陋邪”,不仅是对地理的描绘,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提醒我们应珍视和平与安宁,汲取历史的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山络索如盘蛇:描绘自然景观,暗示复杂的历史关系。
- 长林丰草森相遮:表现景色的美丽与遮蔽,暗指历史的隐秘。
- 胎生卵育不知几:引出对生命延续与历史变迁的思考。
- 千年枭獍争呀呀:暗示长久以来的争斗与不息。
- 祝明克济总荒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历史人物未能实现理想。
- 漫溯谱系宁非夸:历史的追溯常常夸大其词。
- 自从部曲通汉家:指出历史的变迁与归顺。
- 曰罗曰卤声牙:反映地方称谓的变化。
- 前朝赐姓岂无意:强调历史的深意。
- 要使敛迹安锄杷:渴望过上安宁的农耕生活。
- 如何累世费征讨:反映对战争的无奈与反思。
- 竹兵皴脆徒喧哗:象征力量的无效与徒劳的争斗。
- 霭翠奢香继宣慰:描绘美好的环境与繁华。
- 贵荣邦彦终擒拿:暗示社会地位的变化与历史的无情。
- 逆节当身就诛绝:叛逆必遭惩罚。
- 顺命历代犹恣嗟:顺应朝命的历史仍感叹不已。
- 呜呼殷鉴夫岂遐:感叹历史教训的深远。
- 恃险凭陵真计差:批评依仗险峻地势的策略。
- 九驿频年蔓杀气:描绘战乱频繁的景象。
- 腥风扑鼻尸如林:战争带来的惨痛。
- 纷纷攘臂竞当辙:表现生存竞争的激烈。
- 轮下谁怜磋怒蛙:对弱者的同情与呼喊。
- 渭水西偏接乌撒:指地理位置,暗示蛮族。
- 树经斩伐初萌芽:描绘环境破坏与生机被摧毁。
- 蛮酋若有动摇意:提到蛮族首领的态度。
- 狡兔入窟休离罝:暗示策略与小心谨慎。
- 呜呼颠覆多前车:警示历史的教训。
- 汉郡山川何陋邪:反思汉郡的荒凉与历史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山络索如盘蛇”,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使语言更加工整。
- 夸张:如“腥风扑鼻尸如林”的描述增强了战争的惨烈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战争与和平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警示后人应从历史中学习,珍视和平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延续。
- 腥风:代表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死亡。
- 蛮酋:象征外敌与动荡的局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山络索如盘蛇”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自然环境
- B. 战争
- C. 人生哲理
- D. 社会关系
-
“霭翠奢香继宣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压抑
- B. 幸福
- C. 感伤
- D. 兴奋
-
诗中提到的“竹兵”象征着什么?
- A. 强大的力量
- B. 软弱无力
- C. 和平
- D. 战争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对比莫庭芝的《诸罗行》和李白的《夜泊牛津》,前者更多地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而后者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