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 用东坡次欧公西湖韵,悼冒鹤亭丈》

时间: 2025-01-27 03:27:32

文章谁敌波澜阔。

忆枉高轩情哽咽。

沧桑过尽恋明时,往事前尘随手抹。

弦弦似听流莺滑。

为省当年花十八。

宫商按彻转微茫,越秀山前清夜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 用东坡次欧公西湖韵,悼冒鹤亭丈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文章谁敌波澜阔。忆枉高轩情哽咽。
沧桑过尽恋明时,往事前尘随手抹。
弦弦似听流莺滑。为省当年花十八。
宫商按彻转微茫,越秀山前清夜月。


白话文翻译:

这篇文章与波澜壮阔的景色相比,谁能敌得过呢?回忆起在高楼上时的情景,心中不禁哽咽。经历了沧桑变幻,我依然怀念那光辉的时代,过去的事情就像随手抹去的尘埃。琴音宛如流莺的歌声轻快动人。为了怀念当年那花样年华的时光,音调在细微之处变化着,越秀山前的明月在清冷的夜晚下显得格外明亮。


注释:

  • 木兰花令:词牌名,常用来表达情感。
  • 波澜阔:形容文章气势宏伟。
  • 高轩:高楼,指高处的地方。
  • 情哽咽:情感激动到哽咽的状态。
  • 沧桑:指岁月的变迁。
  • 明时:指美好的时代。
  • 流莺:指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宫商:音乐调式,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 越秀山:广州市的一座著名山峰,以其美丽的夜景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0-1949),字问樵,号榆生,近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生于清末,经历了中华民国的动荡,他的诗歌多表现时代变迁中的感慨与追忆,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木兰花令》写于龙榆生悼念朋友冒鹤亭的背景下,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追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诗歌鉴赏:

《木兰花令》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词作,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开篇以“文章谁敌波澜阔”引入,展现了作者对自身创作的自信,同时也暗含对人生的思考。接着,通过“忆枉高轩情哽咽”,让人感受到在高处俯瞰时的孤独与无奈,回忆往昔的种种情景,心中不免涌起一阵哽咽之情。

“沧桑过尽恋明时”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深刻反思,历经风雨的作者对那段“明时”的怀念愈加强烈,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紧接着,“弦弦似听流莺滑”,通过琴音与流莺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悠扬的音乐感,仿佛在诉说着那份青春岁月的轻快与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章谁敌波澜阔:开头通过对比,强调文章的气势和影响力。
  • 忆枉高轩情哽咽:回忆过往,情感激动至哽咽,体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沧桑过尽恋明时:经历了人生的变迁之后,依然对美好时光念念不忘。
  • 往事前尘随手抹:对过往的回忆虽美好,却也如同尘埃般易逝,表明时间的无情。
  • 弦弦似听流莺滑:琴声如流莺般动听,传达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为省当年花十八:借用“花十八”表达对青春年华的追忆。
  • 宫商按彻转微茫:音乐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细腻而难以捉摸。
  • 越秀山前清夜月:描绘出夜晚越秀山的宁静与美好,象征着人生的静谧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流莺的歌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音乐的美感。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如“弦弦似听流莺滑”与“宫商按彻转微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越秀山和月亮象征着宁静、美好和思考,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追忆为主线,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轩: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孤独的心境。
  • 流莺: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 越秀山: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轩”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高楼
    • C. 高空
  2. “弦弦似听流莺滑”中“流莺”象征什么?

    • A. 美好时光
    • B. 青春活力
    • C. 友情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B. 对人生的绝望
    •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描写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相比之下,龙榆生的《木兰花令》更侧重于历史的沧桑与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龙榆生研究》
  • 《唐诗宋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