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年孟春再至西山寄怀桂林诸友》

时间: 2025-01-11 12:39:48

言入西山路,和风发籁音。

泉甘堪涤虑,茶淡自清心。

隐几双汇合,开轩万木森。

难忘饯别意,于月每沉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言入西山路,和风发籁音。
泉甘堪涤虑,茶淡自清心。
隐几双汇合,开轩万木森。
难忘饯别意,于月每沉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山行走的情景,和煦的春风带来了美妙的音乐。清泉甘甜,可以洗涤心中的烦恼,淡茶也能使心灵清净。隐居在小屋中,朋友们汇聚一堂,窗外万木苍翠。每当月亮升起时,难以忘怀的送别情景总在心头萦绕,令我不禁沉吟。


注释

  • 言入:表示说起进入西山的事情。
  • 籁音:指风吹动树木时发出的声音,形容自然的音乐。
  • 涤虑:洗涤心中的杂念。
  • 开轩:打开窗户,指向外望去。
  • 饯别意:送别时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巨赞,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质朴而富有情感,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朋友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壬午年的孟春,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寄情于西山,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言入西山路”引入,是一种对旅程的叙述,接着通过“和风发籁音”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清泉的甘甜和淡茶的清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反映了诗人追求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隐几双汇合,开轩万木森”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朋友聚会的温暖场景让人倍感亲切。在最后一联中,诗人用“难忘饯别意”表达了对分别的惆怅和对友谊的珍视,月亮的升起则成为了情感的引子,让人不禁沉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言入西山路:描述诗人踏上西山的旅途,暗示着一种探索与归隐的心情。
  2. 和风发籁音:春风拂面,带来自然的和谐声音,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3. 泉甘堪涤虑:清泉可以洗去内心的烦恼,象征着洗涤心灵的力量。
  4. 茶淡自清心:清淡的茶水使心灵变得愈加清明,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5. 隐几双汇合:隐居的几位朋友相聚一堂,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温暖。
  6. 开轩万木森:打开窗户,万木苍翠,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
  7. 难忘饯别意:对朋友的送别情感难以忘怀,表达了友情的深厚。
  8. 于月每沉吟:每当月亮升起,诗人便会思念起离别的情景,说明对友情的留恋。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如“和风发籁音”)、拟人(如泉水的甘甜)、对仗(如“隐几双汇合,开轩万木森”)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西山:象征着隐逸与自然,代表诗人渴望逃离世俗的心情。
  • 和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营造出恬静的氛围。
  • 泉水:象征着纯净与清心的力量。
  • :代表着简单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和风发籁音”中的“籁音”指的是什么?

    • A. 风声
    • B. 音乐
    • C. 鸟鸣
    • D. 雨声
  2. “泉甘堪涤虑”中的“涤虑”是什么意思?

    • A. 清洗思想
    • B. 反思生活
    • C. 沉淀心情
    • D. 忘却烦恼
  3. 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情感,以下哪一句最能体现这一点?

    • A. 隐几双汇合
    • B. 难忘饯别意
    • C. 开轩万木森
    • D. 于月每沉吟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此诗都有对友人的思念,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家国的忧虑,而巨赞则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友谊的温暖。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情感,但李白更为奔放,巨赞则显得更加内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巨赞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通过对《壬午年孟春再至西山寄怀桂林诸友》的深入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