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二阕 其二》
时间: 2025-01-22 21:47: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阔风烟隐,回廊宝带弯。
悄来东路看南山。
独个行来小鸟不知远。
摘柳穿三径,随花路一湾。
眼前桥隔两湖船。
人去回林紧抱水云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高高的山峰被雾气笼罩,曲折的回廊如同宝带一般蜿蜒。悄然走来,从东边观看南山,独自一人走过时,小鸟并不知道路途的遥远。我在三条小径上摘柳,沿着花香四溢的小路走向一个小湾。眼前的桥隔着两湖,湖面上有船只来往。人已离去,林间的水与云天紧紧相拥。
注释
- 高阔:形容高远而开阔。
- 风烟隐:指山间的雾霭和烟雾,隐约可见。
- 回廊:回旋曲折的走廊,形容景物的曲折。
- 宝带:比喻优美的事物,如同珍宝般的带子。
- 悄来:悄然地走来,形容动作轻柔。
- 独个:独自一人,强调孤独的行走。
- 摘柳:采摘柳树,带有春天的生机。
- 三径:指三条小路,形象生动。
- 一湾:指小湾,常用于形容水面或山水。
- 桥隔:桥把两边隔开,形成视觉上的分割。
- 人去回林:人已经离去,林间依旧保持宁静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恨水(1895年-1967年),原名张耀华,字恨水,是当代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张恨水的诗词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南歌子二阕 其二》创作于20世纪中叶,正是社会变迁迅速的时期。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展现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依然存在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二阕 其二》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高阔风烟隐”便引领读者进入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境界,诗人在高远的山中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气氛。接下来的“回廊宝带弯”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出景物的优美与曲折,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独自一人走在小路上,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摘柳、穿径,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小鸟不知远”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刻理解,或许在无尽的远方,自然也有其独特的节奏和生命。
最后的“人去回林紧抱水云天”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宁静交织的情感。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融入其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阔风烟隐:描绘高远的山峰被烟雾笼罩,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
- 回廊宝带弯:用“宝带”比喻曲折的走廊,营造出一种优雅的环境。
- 悄来东路看南山:表示轻声细语地走来,目光投向南山,显示出一种从容。
- 独个行来小鸟不知远:独自一人行走,小鸟在此过程中显得无忧无虑,体现出自然的和谐。
- 摘柳穿三径:在三条小径上采摘柳树,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随花路一湾:随着花香的路走向一个小湾,带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
- 眼前桥隔两湖船:描绘眼前的桥隔着两湖,湖面上有船只往来,增加了生活的气息。
- 人去回林紧抱水云天:人已离去,但林间的水与云天依然相拥,留给人无限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比作“宝带”,形象生动。
- 拟人:小鸟的无忧无虑,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人去回林”,“水云天”形成和谐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高阔风烟:象征着广阔的理想和追求。
- 回廊:寓意人生的曲折和变化。
- 小鸟:象征自由与无忧。
- 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桥、湖:代表着人与自然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南歌子二阕 其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恨水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宝带”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回廊
- C. 山峰
- D. 树木
-
诗人最后一句“人去回林紧抱水云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与宁静
- B. 快乐与满足
- C. 忧伤与痛苦
- D. 兴奋与活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并包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南歌子二阕 其二》与《春江花月夜》: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美和内心情感,但《春江花月夜》更注重于景物的动感与交融,而《南歌子二阕 其二》则更强调孤独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张恨水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词流派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