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观化十五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身入醉乡如避秦,
醒时尘事百端新。
塞鸿过尽无家信,
海燕归来思故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身处醉意的乡村,宛如逃避秦国的纷扰;但一旦清醒,尘世的琐事却纷至沓来。塞外的鸿雁飞过,音信全无;海燕归来,却思念着故人。
注释:
- 醉乡:指陶醉的地方,或指酒醉后的恍惚状态。
- 避秦:暗指逃避战乱或纷扰,秦国在历史上常被视为暴政的象征。
- 百端新:形容醒来后面对的各种新的事务。
- 塞鸿:指从北方迁徙的鸿雁,常用来象征离别或音信的缺乏。
- 海燕:指海边的燕子,象征归来和思念。
典故解析:
“塞鸿过尽无家信”中的“塞鸿”可追溯到古诗中常用的意象,鸿雁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表达离别、思念的情感。而“海燕归来思故人”则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燕子归来意味着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松,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宋代“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以其清新、豪放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失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醉乡与醒来的对比,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醉乡”与“尘事”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醉乡象征着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的生活,但清醒后的“尘事”却如潮水般涌来,令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塞鸿的无家信,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海燕的归来则是对故人的一种渴望,表达了一种对于人际关系的珍视和渴望重聚的情感。整体上,诗歌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深切怀念,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入醉乡如避秦:诗人置身于一种醉意的状态,犹如逃避了秦国的纷扰,反映了他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醒时尘事百端新:一旦清醒,现实中的琐事和烦恼纷纷涌来,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烦恼。
- 塞鸿过尽无家信:北方的鸿雁飞过,却没有带来任何音信,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海燕归来思故人:海燕归来,思念着故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醉乡”比喻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身入醉乡”和“醒时尘事”。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逃避与面对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怀念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对情感的坚守。
意象分析:
- 醉乡:象征着一种理想状态与逃避现实的心态。
- 塞鸿:象征着离别与孤独,表达了失去联系的无奈。
- 海燕:象征归来与思念,传达了对故人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身入醉乡如避秦”中的“醉乡”比喻什么?
- A. 酒醉的地方
- B. 逃避现实的状态
- C. 美好的理想
- D. 忘记烦恼
-
塞鸿象征什么?
- A. 归来
- B. 离别与孤独
- C. 友情
- D. 自由
-
“海燕归来思故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故人的思念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生活的无奈
- D. 自我反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黄庭坚的《观化十五首》都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困境,而黄庭坚则在感慨中融入了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