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喜雨》

时间: 2025-01-26 03:08:25

听雨初假寐,还成睡著休。

梦中帘奏乐,夜半簟知秋。

今岁应须熟,余生有底愁。

无人知喜事,课仆织新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夜喜雨
听雨初假寐,还成睡著休。
梦中帘奏乐,夜半簟知秋。
今岁应须熟,余生有底愁。
无人知喜事,课仆织新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夏夜听到雨声的情景。刚入睡时,雨声让他感到安心,随后又沉沉入梦。梦中似乎有乐声在窗帘后奏响,半夜时他在竹席上感到秋意渐浓。今年的作物应该会丰收,而他心中却有些忧愁。没有人知道他心中的喜悦,他只好让仆人来编织新的篷布。

注释:

  • 假寐:假装入睡,指刚刚入睡的状态。
  • :竹席,这里指睡觉的地方。
  • :丰收,指作物成熟。
  • 底愁:内心的忧愁。
  • 新篘:新的篷布,指为遮挡雨水而准备的物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樞,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属于南宋诗派。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描写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颇具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农民生活艰辛。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内心的忧愁,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夏夜喜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夏夜聆听雨声的愉悦心情,雨声如音乐般在夜晚响起,使他在梦中也感受到秋的气息。诗的开头“听雨初假寐,还成睡著休”,即刻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夜晚,细腻的雨声与诗人的心境交融,形成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下来的“梦中帘奏乐”则通过梦境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夜的美好。

然而,在愉悦的外表之下,诗人却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今岁应须熟,余生有底愁”,这句诗让人意识到生活的复杂性和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期待丰收,但生活的苦恼依然存在。最后一句“无人知喜事,课仆织新篘”,则展现了诗人隐秘的快乐与他人无法理解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听雨初假寐:刚入睡时听到雨声,心情放松。
  2. 还成睡著休:安然入睡,感觉舒适。
  3. 梦中帘奏乐:梦中似乎听到窗帘后传来的乐声,暗示梦境的美好。
  4. 夜半簟知秋:半夜时在竹席上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暗示时光的流逝。
  5. 今岁应须熟:期待今年的作物能够丰收。
  6. 余生有底愁:尽管期待丰收,内心却有忧愁。
  7. 无人知喜事:没有人知道自己内心的喜悦。
  8. 课仆织新篘:让仆人来编织新的篷布,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准备。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雨声拟作乐声,赋予自然界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前后两句中的意象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复杂情感时的矛盾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带来丰收的预兆。
  • :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象征着成熟与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 新篘:隐喻新的希望与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簟”指的是什么? A. 床
    B. 竹席
    C. 窗帘

  2. “今岁应须熟”的意思是?
    A. 期待丰收
    B. 忧愁不断
    C. 梦中乐声

  3. 诗人对雨的感受是?
    A. 不喜欢
    B. 愉悦
    C. 恐惧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同样描绘了夜雨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民生的关怀与忧虑。而杨万里的《夏夜喜雨》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杨万里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