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
(作者:杨万里)
春被梅花抵死催,今年春向去年回。
春回十日梅初觉,一夜商量一并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春天的盛开景象。诗人感叹春天的到来,梅花仿佛在催促着春天的到来。今年的春天似乎又回到了去年。经过十天的温暖,梅花终于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经过一夜的讨论,所有的梅花齐齐绽放。
注释:
- 春被:春天的气息。
- 抵死催:强烈地催促。
- 去年回:暗指今年的春天似乎是对去年的重现。
- 商量:指梅花经历了一夜的“商讨”,拟人化的表现。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在古代,梅花的开放被视为春天的前兆,诗人通过梅花来表达对春天的期盼与喜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80-1235),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正月初三,正值春天刚刚来临之际。诗人在这个时候观察到梅花的盛开,表达了对春天的欣喜与期待。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以梅花为媒介,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的开头“春被梅花抵死催”,用梅花的开花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接着“今年春向去年回”,则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仿佛今年的春天又是去年的延续,时间在此刻显得既循环又略显单调。最后两句“春回十日梅初觉,一夜商量一并开”描绘了梅花的开花过程,拟人的手法使得梅花似乎在与春天对话,经过一夜的讨论后齐齐绽放,体现了生命的蓬勃与生机。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期待,也有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被梅花抵死催”:春天的气息似乎被梅花所催促,梅花的开花使春天的到来更加迫切。
- “今年春向去年回”:今年的春天仿佛是去年的重现,暗含对时间的感叹。
- “春回十日梅初觉”:经过十天的温暖,梅花才初次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 “一夜商量一并开”:梅花似乎经过一夜的讨论,齐齐开放。
-
修辞手法:
- 拟人:梅花被赋予了“商量”的能力,使得自然界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的平仄和韵律感,使整个诗歌更为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盛开传达了春天的到来,既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也引发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纯洁和春天的来临,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给予人们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梅花的盛开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的结束
- B. 春天的到来
- C. 夏天的开始
- D. 秋天的来临
-
诗中提到“商量”是指什么?
- A. 梅花的讨论
- B. 春天的决定
- C. 人们的谈话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但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杨万里的自然之美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名作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