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阙养种园千叶杏花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不信东皇也有私,
如何偏宠杏花枝。
於中更出红千叶,
且道此花奇不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杏花的赞美与思考。他怀疑东皇(即东华帝君,传说中的神仙)是否真的偏爱杏花,为什么特别宠爱杏花的枝条。杏花中更是绽放出红色的千叶,作者想问,这样的花朵究竟是奇特还是不奇特?
注释
- 东皇:指中国神话中的东华帝君,是掌管春天的神。
- 偏宠:特别宠爱。
- 千叶:形容杏花的花瓣多且美丽。
- 奇不奇:问花的奇特程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属于“江西诗派”。他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见长,作品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杏花为题,表面上是在赞美一种花朵,实际上却隐含了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在开头用“东皇”引入了神话元素,紧接着提出了怀疑,显示出一种对现实的不信任,似乎在质疑自然界的公平性。杏花的“千叶”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与美丽,而“奇不奇”的反问,既是对花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现象的探索。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鲜明,通过杏花引发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没有复杂的修辞,反而以直白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自然的美感与哲理的深度,让人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信东皇也有私:诗人质疑神明是否真的有偏爱之情。
- 如何偏宠杏花枝:如果东皇有私心,那么为何只特别宠爱杏花的枝条?
- 於中更出红千叶:在这特别的杏花中,红色的千叶花瓣更是引人注目。
- 且道此花奇不奇:最后问道,这种花真的奇特吗?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东皇具有人类情感,赋予神话色彩。
- 反问:通过反问增强了诗歌的思考深度。
- 对比:杏花的美与东皇的偏爱形成对比,显现出自然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杏花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杏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代表着自然的奇妙。
- 千叶:花瓣的数量和色彩,象征着生命的丰富与多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所提到的“东皇”指的是哪个神?
- A. 西王母
- B. 东华帝君
- C. 玉皇大帝
- D. 地藏菩萨
-
诗人对杏花的态度是?
- A. 不屑一顾
- B. 怀疑与赞美
- C. 冷漠
- D. 恨铁不成钢
-
“千叶”的意象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贫穷
- B. 美丽与丰富
- C. 枯萎
- D. 凋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 杜甫《春望》:展示春天的美及其背后的忧国情怀。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杨万里的杏花诗都展示了自然美,但王维更注重山水意境,而杨万里则通过花朵探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汇编,包含杨万里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进行的详细解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