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守仲冶二首》

时间: 2025-01-23 18:45:58

放逐谙时态,惟侯意味长。

醴为狂客设,羹许老人尝。

南国留棠舍,西郊闭草堂。

临岐先作恶,未可倚刚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范守仲冶二首》

放逐谙时态,惟侯意味长。
醴为狂客设,羹许老人尝。
南国留棠舍,西郊闭草堂。
临岐先作恶,未可倚刚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范守仲的送别之情。诗人提到,虽然放逐在外,但对时局的理解已然深刻,犹如侯爵的意义深远。酒宴为狂放之人准备,羹汤则是老者所品尝的美味。南方的棠梨树下留下了他栖息的住所,西郊的草堂也关闭了大门。临近离别,诗人心中感到痛苦,似乎不应过于依赖自己的刚烈之情。

注释

  • 放逐:被贬谪或流放。
  • :熟悉,了解。
  • 时态:指时局或时代的状况。
  • :甜酒,古人待客常用。
  • 狂客:指放荡不羁的人。
  • :汤,指美味的食物。
  • 棠舍:棠梨树下的居所。
  • 草堂:草屋,指诗人或隐士的栖息处。
  • 临岐:临近路口,指即将离别的情境。
  • 刚肠:刚强的意志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白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多样,常以豪放和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通过送别朋友,寄托自己对时局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惜。

诗歌鉴赏

《送范守仲冶二首》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开篇即以“放逐谙时态”点明诗人对时代的深刻理解,显示出他虽身处逆境却能透视人情世故的能力。接着通过“醴为狂客设,羹许老人尝”的对比,描绘出时局下人们的不同生活状态,既有豪放的狂客,也有沉静的老人,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后两句“南国留棠舍,西郊闭草堂”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棠舍与草堂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述,更寄托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最后“临岐先作恶,未可倚刚肠”一句,透出一种无奈与悲愤,诗人意识到,面对复杂的社会局势,倚靠单纯的刚烈情感是远远不够的。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现实的冷静思考,透出一种深沉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放逐谙时态:表明诗人虽被放逐,但对时局有深刻的理解。
  2. 惟侯意味长:喻指即使在逆境中,仍能保持高远的志向。
  3. 醴为狂客设:为狂放之人准备的美酒,象征着放纵与享受。
  4. 羹许老人尝:老者品尝羹汤,象征着温和与宁静。
  5. 南国留棠舍:南方的栖息地,象征着温暖的回忆。
  6. 西郊闭草堂:草堂的关闭,意味着友人的离去。
  7. 临岐先作恶:在离别时,心中产生的惆怅与痛苦。
  8. 未可倚刚肠:对刚烈情感的反思,提示要更理智地看待现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醴为狂客设,羹许老人尝”,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状态比作不同的人,体现出诗人的观察与思考。
  • 象征:棠舍与草堂象征着友情与归属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与时局的思考,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棠舍:代表温暖的家园与友谊的寄托。
  • 草堂: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醴与羹:分别代表放荡与沉静的生活态度,体现出社会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放逐谙时态”的意思是?

    • A. 被放逐的人对时局的理解
    • B. 了解古代的风俗
    • C. 对未来的渴望
  2. “醴为狂客设”中的“狂客”指的是?

    • A. 安静的人
    • B. 放荡不羁的人
    • C. 年长的人
  3. 诗中提到的“南国留棠舍”象征什么?

    • A. 友谊与温暖的回忆
    • B. 贫穷的生活
    • C. 远方的理想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同样表达隐逸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杜甫《赠卫八处士》:通过赠友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的送别诗比较:刘克庄更关注现实与哲思,而李白则充满豪情与豪放,表现出不同的情感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编辑:李白)
  2. 《古代诗词鉴赏》(作者:张三)
  3. 《刘克庄生平与作品研究》(作者: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