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巫山庙》

时间: 2025-01-10 23:16:36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

水声犹似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巫山庙》
作者: 韦庄

乱猿啼处访高唐,
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
水声犹似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
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无限柳,
春来空斗画眉长。

白话文翻译:

在猿啼声中,我来到了高唐,
沿着烟雾缭绕的小路,草木散发着香气。
山的颜色使我想起了宋玉,
水的声音依旧像是在为襄王哭泣。
每天早晚在阳台下,
为雨为云,楚国早已亡。
我在庙前感到无尽的惆怅,
春天来临,空荡荡的画眉鸟也只是在歌唱。

注释:

字词注释:

  1. 高唐:指高唐山,传说中的美丽之地。
  2. 宋玉:战国时期的著名辞人,因其才华而被人铭记。
  3. 襄王:楚国的国王,因失去国家而悲痛。
  4. 阳台:指高处的台子,古人常在此处观景。
  5. 画眉:一种鸟,因其美丽的歌声而受欢迎。

典故解析:

  • 宋玉与襄王:宋玉的悲剧与襄王的痛苦相互交织,反映了历史的沉重感。宋玉常被视为楚国文化的代表,而襄王则是其衰亡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唐代诗人,字子云,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词人之一,擅长词作。韦庄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的思考。

创作背景: 《谒巫山庙》创作于唐代末期。此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常以历史典故来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谒巫山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高唐的美景,抒发了对历史人物宋玉和襄王的怀念与感叹。开篇的“乱猿啼处”便营造了一个自然与历史交织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山色和水声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的情感。

诗人在阳台上游荡,感受到的是楚国的亡败与个人的无奈。阳台成为了一个感伤的象征,诗人通过“为雨为云”表达了对过去的无尽思念,体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沉重反思。结尾处的“惆怅庙前无限柳”,柳树作为离别与哀伤的象征,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

整首诗的意境悠远,情感真挚,体现了韦庄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猿啼处访高唐:开篇写到猿啼之地,暗示自然界的喧哗与人心的孤独,勾勒出诗人追寻高唐的背景。
  2. 路入烟霞草木香:描绘了一条通向美丽风景的小路,烟霞中的草木散发出芬芳,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愉悦。
  3. 山色未能忘宋玉:山的颜色让人想起了宋玉,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4. 水声犹似哭襄王:水声如同在为襄王哀哭,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5. 朝朝暮暮阳台下:强调时间的流逝,诗人每天在阳台上感受过往。
  6. 为雨为云楚国亡:用自然景象来映射楚国的覆灭,历史的悲痛感由此而生。
  7. 惆怅庙前无限柳:庙前的柳树象征着无尽的惆怅。
  8. 春来空斗画眉长:春天来临,画眉鸟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似乎在诉说着更深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水声比作哭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历史的悲痛。
  • 拟人:通过“水声犹似哭襄王”,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唐:象征美好但遥不可及的理想境地。
  2. 宋玉:代表历史的辉煌与悲剧。
  3. 襄王:象征失落与悲痛。
  4. 阳台:象征思考与怀旧的空间。
  5. 柳树:离别与哀伤的象征。
  6. 画眉:美好但短暂的事物,寓意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谒巫山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韦庄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汉朝
    B. 战国
    C. 唐朝

  3. “水声犹似哭襄王”中的“襄王”指的是哪个国度的国王?
    A. 楚国
    B. 齐国
    C. 秦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韦庄的《谒巫山庙》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但韦庄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加豪放,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感慨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韦庄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