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十》

时间: 2025-01-27 04:05:30

披林求木实。

拂雪就园蔬。

浊醪非鹤髓。

兰肴异蟹蛆。

野情风月旷。

山心人事疎。

徒知守瓴甓。

空欲报璠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披林求木实。拂雪就园蔬。
浊醪非鹤髓。兰肴异蟹蛆。
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疎。
徒知守瓴甓。空欲报璠玙。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寻找丰硕的果实,轻轻拂去雪花采摘园中的蔬菜。
浑浊的酒不是仙鹤的精髓,兰花的美味与蟹的虫蛆截然不同。
心中对自然的情感随风月而飘荡,山中的人事已显得疏远。
只是知道守护瓦砾,空有一腔热情想要报答璠玙(美玉)。

注释:

  • 披林:在树林中探寻。
  • 求木实:寻找果实的树木。
  • 拂雪:轻轻拂去雪。
  • 园蔬:园中的蔬菜。
  • 浊醪:浑浊的酒。
  • 鹤髓:指仙鹤的精髓,象征珍贵的饮品。
  • 兰肴:兰花的美味。
  • 蟹蛆:指蟹的虫蛆,寓意不佳的食物。
  • 野情风月:自然的情感与风月相伴。
  • 山心人事疎:山中对人事的淡漠与疏远。
  • 瓴甓:瓴是盛水的器具,甓是瓦砾,意指低贱的东西。
  • 璠玙:美玉,象征高贵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77年),字子山,号逸少,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以其优美的诗风和精致的辞藻著称,作品涉及诗、文、赋等多种形式,尤以诗歌见长。庾信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十》是庾信为响应永丰殿下的号召而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人生理想的追求。此时的南北朝社会动荡,庾信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首句“披林求木实”,展现了一个人在自然中追寻丰硕果实的意象,象征着人们对理想和成果的渴望。接着的“拂雪就园蔬”,则描绘了诗人轻柔的动作,似乎在表达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关注。

“浊醪非鹤髓”一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浑浊酒与高贵饮品之间的差异,寓意诗人对世俗与理想的无奈。接下来的“兰肴异蟹蛆”,则通过对食物的描写,反映出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野情风月旷”一句,展现出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纷扰的疏离感。最后的“徒知守瓴甓”,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但却难以实现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庾信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披林求木实”:开篇即引入自然,暗示追求理想的过程。
  2. “拂雪就园蔬”:生动描绘了诗人寻求生活乐趣的细腻情感。
  3. “浊醪非鹤髓”:用比喻显示出世俗与理想的差距。
  4. “兰肴异蟹蛆”:对比食物的高低,反映生活的多样性。
  5. “野情风月旷”:表达自然的悠远与人事的疏离。
  6. “山心人事疎”:强调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感。
  7. “徒知守瓴甓”:感叹理想的无奈与现实的乏味。
  8. “空欲报璠玙”:最后表达对美好理想的渴望,遗憾无法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浊醪非鹤髓”,通过比喻强调品质差异。
  • 对比:如“兰肴异蟹蛆”,通过对比突出美好与丑恶的对立。
  • 意象:自然、饮食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虽追求美好,但往往事与愿违。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世俗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思考,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文人的孤独与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木:象征自然与生命的丰饶。
  • :象征纯洁与隔离,反映现实的冷漠。
  • :象征世俗的饮品,代表庸俗和低贱。
  • 兰肴:象征高雅与理想的追求。
  • 风月:象征自然的悠远与人情的复杂。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自然与人情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披林求木实”中的“林”指的是: A. 树林
    B. 山脉
    C. 河流
    D. 城市

  2. 下列哪个意象象征着高贵和理想? A. 浊醪
    B. 兰肴
    C. 蟹蛆
    D. 瓴甓

  3. 诗中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句子是: A. “徒知守瓴甓”
    B. “浊醪非鹤髓”
    C. “野情风月旷”
    D. “披林求木实”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现了对理想与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浣溪沙》(李清照)与《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十》: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但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有所不同,李清照的作品更具女性细腻的情感,而庾信的作品则更显哲理深思。

参考资料:

  • 《庾信集》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