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三》

时间: 2025-01-27 03:10:44

春林着雨绿自足,野水漾花红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林着雨绿自足,野水漾花红不知。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森林在雨中显得格外翠绿,野外的水面上荡漾着不知名的红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林:春天的森林,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着雨:下雨,表示雨水滋润。
  • 绿自足: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自然丰盈。
  • 野水:自然环境中的水体,指的是野外的河流或湖泊。
  • 漾花:水面上荡漾着花朵,形象地描绘出花在水面上漂浮的状态。
  • 红不知:红花的种类不确定,传达出一种自然的随意与美好。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华,号逸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怀,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意境清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时节正值万物复苏,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对自然美的赞赏,同时也可能影射个人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朱敦儒的《句其三》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春林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得愈发翠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野水荡漾着的红花则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花的红色与水的波光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整首诗没有复杂的修辞,反而以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方式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在这幅景象中,雨水的滋润让森林充满生机,而红花的漂浮则增添了几分灵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中的“自足”二字,隐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不求外物、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林着雨绿自足:描绘了春天的森林在雨水浸润下显得格外翠绿,表达了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 野水漾花红不知:水面上漂浮着红色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且不知其名,增添了一种自然的随意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呈现出一种对仗的美感,春林与野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春林”、“着雨”、“绿自足”、“野水”、“漾花”、“红不知”等意象,创造出一幅生动的春天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天的自然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满足,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林: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滋润与生命的源泉。
  • 绿:象征着活力与新生。
  • 野水: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流动。
  • 红花:象征着美丽与灿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秋天的怀念
    • C. 对冬天的批评
  2. “春林着雨绿自足”中的“绿自足”是什么意思?

    • A. 绿意盎然
    • B. 需要外部滋养
    • C. 颜色单一
  3. 诗中提到的“野水”指的是什么?

    • A. 人工湖泊
    • B. 自然河流或湖泊
    • C. 室内水景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王维《山居秋暝》
  3.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朱敦儒的《句其三》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但杜甫更关注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而朱敦儒则注重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在意境上更显孤寂,而朱敦儒则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温暖的气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朱敦儒诗文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