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寺三首》

时间: 2025-01-27 04:01:40

老无稚子为应门,病有毘耶伴此身。

相府梵宫均是幻,却须舍宅即离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无稚子为应门,
病有毘耶伴此身。
相府梵宫均是幻,
却须舍宅即离尘。

白话文翻译:

老年人没有年幼的子女来应门,
生病时有毘耶(佛教的守护神)伴随在身边。
相府和梵宫都是虚幻的存在,
但却必须舍弃家宅才能脱离尘世的纷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无稚子:老年人没有幼小的子女。表达孤独和无依无靠的状态。
  • 应门:开门迎客。
  • 毘耶:音译自“Vajra”,在佛教中是密教的守护神,象征力量和保护。
  • 相府:指权贵之家。
  • 梵宫:指佛教寺院,象征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
  • 舍宅:离开家宅,隐喻放弃尘世的牵挂。
  • 离尘:脱离世俗的纷扰。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相府”和“梵宫”暗示了权力与宗教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和超脱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日常生活,作品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

《半山寺三首》是杨万里在半山寺游览时所作,诗中表现了他对老年及孤独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此时,诗人正处于南宋的动荡时期,社会环境复杂,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半山寺生活的场景,但深入分析其内涵,便可发现诗人对人生、孤独与超脱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老无稚子为应门,病有毘耶伴此身”直接揭示了老年人孤独的状态,尤其是没有年幼子女在身边,缺乏陪伴和关心,生病时只得依靠佛教的守护神。这种孤独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接下来的两句“相府梵宫均是幻,却须舍宅即离尘”,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真实。相府代表了世俗的权力和名利,而梵宫则是追求精神境界的象征。作者将这两者并列,揭示了无论是权力的追求还是宗教的向往,最终都无法逃脱“幻”的本质。诗人最终强调要舍弃家宅,才能真正离开尘世的纷扰,表达了他对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个人处境的感慨,也有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无稚子为应门:描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独,强调没有幼儿的陪伴。
  2. 病有毘耶伴此身:在生病时,只有佛教守护神的陪伴,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依赖。
  3. 相府梵宫均是幻:权力和宗教都只是虚幻的存在,暗示对世俗和宗教的反思。
  4. 却须舍宅即离尘:只有放弃家宅,才能真正摆脱世俗的纷扰,体现了超脱的思想。

修辞手法:

  • 对比:相府与梵宫的并列,形成了世俗与宗教的对比。
  • 隐喻:将生活中的孤独与佛教的守护神相联系,表达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描绘,反思了人生的虚幻与真实,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 毘耶:代表着宗教信仰的依赖与精神寄托。
  • 相府:象征世俗的权力与名利。
  • 梵宫:象征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毘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佛教的守护神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2. 诗中“老无稚子”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富裕
    D. 忧伤

  3. “相府梵宫均是幻”的意思是? A. 权力与宗教都是真实存在的
    B. 权力与宗教都是虚幻的
    C. 权力高于宗教
    D. 宗教高于权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半山寺三首》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超脱与孤独,而后者则强调享乐与洒脱。李白的豪放和杨万里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