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女休行》
时间: 2025-01-11 19:43: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西门秦氏的女子,她的容貌如同瑰丽的琼花,手中挥舞着白杨刀,在明亮的白昼中为家人报仇。她的衣袖沾满鲜血,英勇之声直冲紫霞。她直奔西山而去,关吏前来相邀阻止。她的丈夫是燕国的王,但她却因受到诏狱的加害,像是犯了刑罪的猛虎,不怕被捕的风险。她的白皙脖颈尚未被割断,却已经面临绝境。突然,金鸡鸣叫,宣布赦免,死刑被宽恕。她对此并不感到羞愧,聂政的妹妹和她相比,都是让人惊叹的英烈。
注释:
- 秦氏女:指西门秦氏的女子,传说中英勇的女性角色。
- 琼花:比喻女子的美丽,洁白如玉的花朵。
- 杀雠家:为冤仇复仇。
- 英声:英勇的声音,象征着她的豪气与决心。
- 关吏:负责关隘的官吏,阻止她的行动。
- 燕国王:她的丈夫,身为王的身份使她更显得不凡。
- 诏狱:指皇帝的监狱,象征她的遭遇。
- 聂政:古代著名的复仇者,其妹妹聂政姊与她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描绘山水、抒发情感,表达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秦女休行》创作于李白的盛年时期,李白常常关注社会中的不公与正义,诗中表现了女性的勇敢与忠贞,反映了他对英雄主义的崇尚。
诗歌鉴赏:
《秦女休行》是一首充满激情与正义感的诗,展示了李白对女性英勇形象的赞美。诗中的秦女被描绘成一位美丽而勇敢的女子,她手持白杨刀,象征着复仇的决心和力量。李白通过对她的描绘,传达了对复仇与正义的呼唤,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
诗的开头以“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引入,展现出女主角的美丽与坚韧,接着通过“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描绘她为家人报仇的决心。尤其是“罗袖洒赤血”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复仇的血腥与果敢,令人不禁为她的命运揪心。
在后续的描写中,李白展现了关吏的无奈与秦女的勇气对比,表现了她不屈的精神。最后,金鸡鸣叫的宽赦,仿佛在为她的勇气喝彩,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命运的戏剧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女性力量的礼赞,也是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抗议,表现了李白对正义的渴望与追求,情感深邃而豪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开篇引入主角,强调她的美丽。
-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描绘她为家人复仇的决心,展示勇敢形象。
-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血的洒落与她的英勇之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
-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表现她的决心与执着,关吏的阻拦反映出社会的压制。
-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揭示她的家庭背景及遇到的困境,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
-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比喻她面临的危险,展现出她的无畏。
-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描绘她绝境中的无助与挣扎。
-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转折,表达出意外的宽恕与解脱。
-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结尾对比,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与对命运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秀色如琼花”,将美丽与花朵相比较,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展现出工整的对仗美。
- 夸张:如“犯刑若履虎”,通过夸大表达她的勇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女性勇气与复仇精神的赞美,反映出对正义的追求与对命运的反思,李白通过秦女的故事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基调,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杨刀:象征复仇与英勇,表现出秦女的决心。
- 赤血:代表复仇的血腥,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紫霞:象征高远的理想与精神追求。
- 金鸡:象征希望与宽恕,反转了悲剧的结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的《秦女休行》主要描绘的是哪个人物的故事? A. 聂政
B. 秦氏女
C. 燕国王
D. 关吏 -
诗中“手挥白杨刀”表现了女主角的什么情感? A. 恐惧
B. 复仇
C. 悲伤
D. 喜悦 -
“金鸡忽放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死亡
B. 复仇
C. 宽恕
D. 绝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蛇传》:同样描绘了女性的忠贞与英勇。
- 《聂政》:与《秦女休行》有相似的复仇主题。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诗作比较》:李白的《秦女休行》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英雄主义,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