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中秋夜同息厂登台玩月》
时间: 2025-01-11 04:55: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中秋夜同息厂登台玩月》 作者:郭则沄 〔清代〕
一台稳占高秋,秋情祗许词人领。华镫尽处,碧云都敛,玉蟾孤映。去雁关河,啼乌城阙,苍茫天迥。睇琼楼前路,笙歌飘断,空吟遍,凉星影。偏是孤酲易醒。背西风繁霜愁迸。瑶宫此夜,霓裳残舞,为谁端整。笑浣飞尘,危阑下瞰,琉璃千顷。问何时快意,素鸾骑去,醉蓬莱顶。
白话文翻译:
这台阶稳稳地矗立在高秋之中,秋天的情怀只允许词人来感受。华丽的灯火熄灭后,碧蓝的云彩都聚拢在一起,只有孤独的月亮映照着。远去的雁声在关河之上,乌鸦在城阙上啼叫,苍茫的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我眺望着琼楼前的道路,笙歌声飘散而断,空吟着,凉星的影子映照着。偏偏孤独的酒意容易醒来,背着西风,浓霜的愁绪迸发而出。瑶宫的这个夜晚,霓裳的舞蹈已残,为谁而整装呢?笑着浣洗飞尘,俯视着危阑,琉璃般的千顷美景。问何时才能快意,乘着白鸾飞去,醉倒在蓬莱的顶端。
注释:
- 华镫:华丽的灯火。
- 碧云:指清澈的蓝天。
- 玉蟾:指月亮。
- 去雁:远行的雁,象征离别。
- 琼楼:指美丽的楼阁,象征高雅的环境。
- 瑶宫:指天宫或仙境。
- 霓裳:美丽的衣服,常用来形容舞者的装扮。
典故解析:
-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象征着亲情和思念。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长生与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1620年-1684年),清代诗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丽脱俗,擅长描写自然与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中秋佳节,诗人于夜晚登高望月,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亲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水龙吟·中秋夜同息厂登台玩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感的词作。开篇描绘了高秋的景象,诗人在台上俯瞰秋夜的美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秋天情怀的领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灯火的熄灭和月亮的孤影,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远去的雁声和乌鸦的啼叫,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瑶宫的舞蹈已残,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带有对美好时光的惋惜。最后几句,诗人以问句结束,表达了对快乐时光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流动,恰如秋夜的凉风,带给人一丝丝的惆怅和思考。整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一种典雅的文化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台稳占高秋:台阶高耸,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视野。
- 秋情祗许词人领:只有词人能领悟到秋天的情感。
- 华镫尽处,碧云都敛:华丽的灯火熄灭,天空显得更加清澈。
- 玉蟾孤映:月亮孤独地照亮夜空。
- 去雁关河,啼乌城阙:远行的雁声与乌鸦的啼叫,增添了离愁。
- 苍茫天迥:辽阔的天空显得无比苍茫。
- 睇琼楼前路:眺望琼楼前的道路,表达对未来的向往。
- 笙歌飘断,空吟遍,凉星影:笙歌声渐渐消散,只有凉星的影子陪伴着。
- 偏是孤酲易醒:孤独的酒意容易醒来,暗示心中的惆怅。
- 背西风繁霜愁迸:背着西风,心中的愁绪如霜般涌现。
- 瑶宫此夜,霓裳残舞,为谁端整:美丽的舞蹈已结束,诗人思索着这美好是为谁而存在。
- 笑浣飞尘,危阑下瞰,琉璃千顷:在高处俯瞰美景,心中感到惬意。
- 问何时快意,素鸾骑去,醉蓬莱顶:诗人渴望快意的生活,如同乘着白鸾飞去,醉倒于仙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蟾孤映”比喻月亮的孤独。
- 拟人:如“笙歌飘断”使音乐似乎有生命。
- 对仗:如“去雁关河,啼乌城阙”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中秋的月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快乐生活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思念与孤独。
- 秋天:象征成熟与离别。
- 琼楼:代表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华镫尽处”指的是什么? A. 灯火熄灭
B. 月亮升起
C. 秋风起
D. 雁南飞 -
“瑶宫此夜”中瑶宫象征什么? A. 现实世界
B. 仙境与理想
C. 家庭
D. 朋友 -
诗人对未来的情感是? A. 绝望
B. 渴望
C. 无所谓
D. 疲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水龙吟》vs《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月夜的景象,但《水龙吟》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与背景的渲染,而《静夜思》则直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