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世亨兵备赴蜀》

时间: 2025-01-10 23:07:44

九秋三峡道,万里一舟孤。

夜渡剑门月,波光摇湛卢。

诗论青冢恨,恩返绿林逋。

岁晚东来使,梅花肯寄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曾世亨兵备赴蜀 边贡 〔明代〕 九秋三峡道,万里一舟孤。 夜渡剑门月,波光摇湛卢。 诗论青冢恨,恩返绿林逋。 岁晚东来使,梅花肯寄无。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的三峡道上,一叶孤舟行驶万里。 夜晚渡过剑门关,月光下的波光摇曳着湛卢剑。 谈论着青冢的遗恨,恩情如同绿林中的隐士归来。 岁末东来的使者,是否愿意寄来梅花。

注释:

  • 九秋:深秋。
  • 三峡:长江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 剑门: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
  • 湛卢:古代名剑,这里指月光下的剑影。
  • 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 绿林逋:指隐居在绿林中的隐士,这里比喻曾世亨。
  • 岁晚:岁末。
  • 东来使:从东方来的使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边贡(1476-1532),字廷实,号华泉,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边贡为送别曾世亨赴蜀地任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旅途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曾世亨被任命为蜀地的兵备,边贡以此诗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旅途的忧虑。诗中通过对三峡、剑门等地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险,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秋的三峡为背景,描绘了一叶孤舟行驶万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壮阔的氛围。夜渡剑门,月光下的波光摇曳着湛卢剑,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诗中提及青冢的遗恨,暗含对历史的感慨,而恩返绿林逋则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岁末东来的使者,是否愿意寄来梅花,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边贡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秋三峡道,万里一舟孤:深秋时节,三峡的道上,一叶孤舟行驶在万里长江上,描绘了旅途的孤寂和艰险。
  • 夜渡剑门月,波光摇湛卢:夜晚渡过剑门关,月光下的波光摇曳着湛卢剑,形象地描绘了夜渡的景象,增添了神秘和壮美的色彩。
  • 诗论青冢恨,恩返绿林逋:谈论着青冢的遗恨,暗含对历史的感慨,而恩返绿林逋则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 岁晚东来使,梅花肯寄无:岁末东来的使者,是否愿意寄来梅花,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舟比喻为一叶,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孤寂。
  • 拟人:波光摇湛卢,赋予波光以动态,增添了诗意。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九秋三峡道,万里一舟孤”,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旅途的关切。诗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展现了边贡诗歌的情感真挚和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秋:深秋的景象,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三峡:长江三峡,象征旅途的艰险。
  • 剑门:剑门关,增添了神秘和壮美的色彩。
  • 湛卢:古代名剑,象征着英勇和壮美。
  • 青冢:王昭君的墓,暗含对历史的感慨。
  • 绿林逋:隐居的隐士,比喻友人的归来。
  • 梅花: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剑门”位于哪个省? A. 四川省 B. 湖北省 C. 湖南省 D. 陕西省

  2. “湛卢”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名剑 B. 月光 C. 波光 D. 梅花

  3. 诗中提到的“青冢”是指谁的墓? A. 王昭君 B. 李白 C. 杜甫 D. 苏轼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旅途的艰险和壮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 李白的《送友人》: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诗词对比:

  • 边贡的《送曾世亨兵备赴蜀》与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描绘了旅途的艰险和壮美,但边贡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边贡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李白的诗作,可以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