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侍御归上都》

时间: 2025-01-26 00:40:37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裴侍御归上都 张谓 〔唐代〕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白话文翻译:

在楚地辛苦地行役,秦城的战鼓已经停止。 船只移至洞庭湖岸,道路穿过武陵溪。 江中的月亮随着人的影子移动,山花随着马蹄的节奏开放。 离别的灵魂和别梦,早已先一步到达关西。

注释:

  • 楚地:指古代楚国地区,今湖南、湖北一带。
  • 劳行役:辛苦的旅途。
  • 秦城:指长安,今陕西西安,唐代都城。
  • 罢鼓鼙:停止战鼓,指战争结束。
  • 洞庭岸:洞庭湖的岸边。
  • 武陵谿:武陵溪,位于今湖南省常德市。
  • 江月随人影:江中的月亮似乎随着人的影子移动。
  • 山花趁马蹄:山花似乎随着马蹄的节奏开放。
  • 离魂将别梦:离别的情感和梦境。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里泛指长安及其周边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谓送别裴侍御归长安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裴侍御从楚地返回长安的旅途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旅途的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江月和山花赋予了生命,使得离别的场景更加生动和感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点明了裴侍御的旅途辛苦和战争的结束,为后文的离别和旅途铺垫。
  • 次句“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描绘了旅途的具体路线,增加了诗歌的地理感。
  • 第三句“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末句“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预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中的江月和山花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中的“楚地”与“秦城”,“劳行役”与“罢鼓鼙”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意象分析:

  • 江月:象征着旅途中的孤独和离别的情感。
  • 山花:象征着旅途中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月随人影”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诗中的“关西”指的是哪里?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3. 诗中“山花趁马蹄”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旅途的辛苦 B. 旅途的美好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谓的《送裴侍御归上都》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张谓的诗更注重旅途景色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张谓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谓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