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乔琳(一作刘昚虚诗)》
时间: 2025-04-29 15:27: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乔琳(一作刘昚虚诗) 张谓 〔唐代〕 去年上策不见收,今年寄食仍淹留。 羡君有酒能便醉,羡君无钱能不忧。 如今五侯不爱客,羡君不问五侯宅。 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 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何足论。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今年我依然寄居他乡。 我羡慕你有酒就能醉,羡慕你没钱也能无忧。 现在那些权贵不喜欢客人,我羡慕你不去拜访权贵的家。 现在那些显贵们正自高自大,我羡慕你不去过问他们的门第。 大丈夫应当有知己,世上的纷扰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上策:指作者提出的建议或计划。
- 寄食:指依靠他人生活。
- 淹留:停留,滞留。
- 五侯:泛指权贵。
- 七贵:指七位显贵人物。
- 自尊:自高自大。
-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朋友。
典故解析:
- 五侯:古代指权贵之家,此处泛指有权势的人。
- 七贵:古代指七位显贵人物,此处泛指显赫的家族或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此诗通过对朋友的羡慕,表达了对权贵的不屑和对知己的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感到自己的建议未被采纳,生活困顿之时,对朋友的豁达和不受世俗束缚的生活态度表示羡慕,同时也表达了对权贵的不满和对知己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羡慕,表达了作者对权贵的不屑和对知己的渴望。诗中“羡君有酒能便醉,羡君无钱能不忧”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而“如今五侯不爱客,羡君不问五侯宅”和“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则表达了对权贵的不满和对世俗的厌倦。最后两句“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何足论”强调了知己的重要性,认为世间的纷扰不值得计较,体现了作者的高洁情怀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上策不见收,今年寄食仍淹留”:表达了作者的建议未被采纳,生活困顿的现状。
- “羡君有酒能便醉,羡君无钱能不忧”:羡慕朋友能随遇而安,无忧无虑。
- “如今五侯不爱客,羡君不问五侯宅”:对权贵的不满,羡慕朋友不与权贵交往。
- “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对显贵的不屑,羡慕朋友不追求显赫。
- “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何足论”:强调知己的重要性,认为世间的纷扰不值得计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朋友的豁达和自己的困顿,突出了对朋友的羡慕和对权贵的不满。
- 排比:使用“羡君...羡君...”的结构,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朋友的羡慕,表达了对权贵的不屑和对知己的渴望,强调了知己的重要性,认为世间的纷扰不值得计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
- 五侯、七贵:象征权贵和世俗的束缚。
- 知己:象征真挚的友情和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五侯”和“七贵”分别指什么? A. 五位侯爵,七位贵族 B. 泛指权贵,泛指显贵 C. 五位显贵,七位侯爵 答案:B
-
作者羡慕朋友的原因是什么? A. 朋友有权有势 B. 朋友无忧无虑,不与权贵交往 C. 朋友有钱有酒 答案:B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权贵的不满 B. 对知己的渴望 C.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 杜甫《赠卫八处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词对比:
- 张谓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但张谓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权贵的不满和对世俗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张谓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谓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