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益阳赵宰六首》

时间: 2025-01-23 18:12:58

底事及幽冥,仁人恻隐情。

怜渠犹旅骴,为尔返乡城。

泚颡人应化,分香讼亦平。

存亡俱惠泽,高义与云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底事及幽冥,仁人恻隐情。
怜渠犹旅骴,为尔返乡城。
泚颡人应化,分香讼亦平。
存亡俱惠泽,高义与云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幽冥事物的关心,仁者怀有同情之情。
我怜惜他就像是旅途中的亡魂,为了你我返回故乡的城池。
那些失去的人应该得到安慰,分香的争论也因此平息。
生与死都能得到恩惠,高尚的道义像浮云一样横跨于天地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冥:指阴间或深邃的地方,常用来指代死后的世界。
  • 仁人:指有仁德之心的人,通常指那些心地善良的人。
  • 旅骴:旅途中的尸骸,暗指死者。
  • 泚颡:指在水中漂浮的头颅,象征着死者。
  • 分香:意味着分享香火,通常与祭祀活动有关。
  • 惠泽:恩惠和滋润,常用来形容对人们的恩德。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提到的“仁人”可以追溯到《论语》中孔子强调的仁德。
  • “返乡城”暗示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反映出游子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其作品常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他的诗作多聚焦于生死及人情,风格深刻而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时期,诗人以对生死与人情的深刻理解,反映出对故土与亲情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幽冥事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对人情的深刻理解与同情。开篇的“底事及幽冥”直指生命的终极命题,诗人思考的并不仅仅是个体的生死,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整个社会中的人情冷暖。接下来的“仁人恻隐情”强调了诗人对人性善良的呼唤,展现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怜渠犹旅骴,为尔返乡城”一句,通过将死者比作“旅骴”,让人感受到生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这种怀念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情感,它还蕴含了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呼唤着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

“泚颡人应化,分香讼亦平”则以一种哲学的视角看待生死,强调了生命的变化与无常。最后“存亡俱惠泽,高义与云横”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传达出一种对高尚道德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底事及幽冥:探讨生死与灵魂的关系。
  2. 仁人恻隐情:仁者对他人苦难的同情。
  3. 怜渠犹旅骴:对死者的怜悯,如同旅途中的亡灵。
  4. 为尔返乡城:强调故乡对生者的牵挂。
  5. 泚颡人应化:死者在水中漂浮,体现无常。
  6. 分香讼亦平:对生命与争议的淡然与平和。
  7. 存亡俱惠泽:生与死都能够获得恩惠。
  8. 高义与云横:高尚的道德理想如云般广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死者比作“旅骴”,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赋予“高义”以生命,体现其重要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的思考,展现了人性中的同情与关怀,体现了对高尚道德的向往与追求,传达了对生者与逝者的深切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冥:象征着未知与死亡。
  • 仁人:人性善良的代表。
  • 旅骴: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与无常。
  • 故乡:象征着归属与情感的寄托。
  • 高义:象征着道德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仁人”是指什么?
    • A. 有仁德之心的人
    • B. 权力者
    • C. 贪婪者
  2. “怜渠犹旅骴”中的“旅骴”指的是什么?
    • A. 旅客
    • B. 死者
    • C. 哀悼者
  3. 诗中提到的“高义”象征着什么?
    • A. 个人利益
    • B. 道德理想
    • C. 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廖行之的《和益阳赵宰六首》更加关注个体的生死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国家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廖行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