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屈原呈王内翰》

时间: 2025-01-27 04:08:40

抱清谁可群,委质在湘濆。

今日不同楚,无人更似君。

沧波沈夜魄,古庙聚寒云。

吊罢踟蹰处,渔歌忍独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抱清谁可群,委质在湘濆。
今日不同楚,无人更似君。
沧波沈夜魄,古庙聚寒云。
吊罢踟蹰处,渔歌忍独闻。

白话文翻译

谁能与我共抱清白之心?我的本质被委托于湘水之中。
今日的楚国已不再与往日相同,再没有人能像你一样。
波涛汹涌,夜里你的灵魂沉入水中,古老的庙宇上汇聚着寒冷的云霭。
祭奠完毕,我在此处犹豫不决,渔夫的歌声让我忍不住独自倾听。

注释

  • 抱清:抱持清白、清白之心。
  • 湘濆:指湘江与洞庭湖,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
  • 今日不同楚:指现在的楚国已不如往日,表达对时局的感慨。
  • 沈夜魄:指夜晚的灵魂沉入水中,象征屈原的死与沉沦。
  • 古庙:指屈原祭拜的庙宇,象征着历史与记忆。
  • 渔歌:渔民的歌唱,象征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文兆,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悼念屈原,表达对这位伟大诗人的钦佩与哀悼。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楚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屈原的追思,诗人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吊屈原呈王内翰》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历史感的诗作。诗人在开头以“抱清谁可群”发问,表达了对清白与高尚品德的追求与渴望。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质”被委托在湘水之中,暗示了自己对屈原投江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悲剧命运的同情。诗中的“今日不同楚”不仅是对屈原时代的追忆,更是对当下政治环境的不满与失望。

“沧波沈夜魄”一句,描绘了屈原的灵魂在夜色中沉入水中,表现出一种凄凉与悲伤的情感。古庙与寒云的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往昔的辉煌。最后一句“渔歌忍独闻”,既是对屈原悲剧的感慨,也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屈原的悼念,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理想与清白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抱清谁可群:诗人感叹当今世上谁能与自己共抱清白之心。
  2. 委质在湘濆:屈原的本质与灵魂被流放到湘江,暗示他投江的悲剧。
  3. 今日不同楚:抒发对当下楚国的失望,强调历史的变迁。
  4. 无人更似君:强调屈原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无与伦比的品德。
  5. 沧波沈夜魄:描绘屈原的灵魂在夜色与波涛中沉沦。
  6. 古庙聚寒云:古庙的存在与寒冷的云聚,象征历史的悲凉。
  7. 吊罢踟蹰处:表达诗人祭奠结束后内心的犹豫与不安。
  8. 渔歌忍独闻:在孤独中倾听渔歌,反映生活的美好与孤独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屈原的灵魂比作夜里的水,表达其悲剧命运。
  • 拟人:古庙与寒云似乎拥有情感,传递出历史的沉重感。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形式,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屈原的哀悼与追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清白的追求,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的失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深邃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白:象征理想与高尚品德。
  • 湘水:屈原投江之地,象征悲剧与流亡。
  • 古庙:历史的见证,象征对往昔的追忆。
  • 寒云:象征孤独与悲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抱清谁可群”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谊的渴望
    • B. 对清白品德的追求
    • C. 对爱情的思考
  2. “今日不同楚”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对楚国的怀念
    • B. 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 C. 对屈原的悲悼
  3. 最后一句“渔歌忍独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渔民的同情
    • B. 对生命美好的珍惜
    • C. 对孤独的逃避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九歌》 - 屈原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屈原的《离骚》相比,释文兆的《吊屈原呈王内翰》更侧重于对屈原情感的追忆与历史的反思,而《离骚》则是屈原自身的自述与呐喊。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共同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屈原研究》
  • 《宋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