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伯仁韵》

时间: 2025-04-29 04:21:51

自笑冯唐老示侯,短衣匹马异乡游。

卧闻破屋萧萧雨,坐听西风叶叶秋。

邺下已非公干在,周南徒叹子长留。

丈夫盖世英雄气,肯学世间儿女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笑冯唐老示侯,短衣匹马异乡游。
卧闻破屋萧萧雨,坐听西风叶叶秋。
邺下已非公干在,周南徒叹子长留。
丈夫盖世英雄气,肯学世间儿女愁。

白话文翻译:

我自嘲冯唐老了,向侯君表示敬意,
身穿短衣骑马在异乡游荡。
躺着听见破屋里淅淅沥沥的雨声,
坐着倾听西风中树叶沙沙的秋声。
邺下的公干早已不再,
周南的叹息只留给子长。
丈夫应有盖世的英雄气,
怎能学习世间儿女的忧愁?

注释:

  • 冯唐:唐代的冯唐,以年老而成就显著,诗人以此自嘲。
  • 侯君:指侯景,借指当时的权贵。
  • 邺下:指古地名,象征过去的辉煌。
  • 子长:指屈原,寓意对文学和理想的追求。
  • 盖世英雄气:形容男子应有的壮志和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景雷,宋代诗人,其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成作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感受到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试图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借鉴,表达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自嘲的口吻开篇,诗人通过对冯唐的提及,表达了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感慨。接着,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通过破屋的雨声与西风的树叶声,渲染出孤独和忧伤的气氛。接着,诗人提到邺下已非公干在,暗示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现实的无奈,继而提到周南的子长,唤起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最后,诗人强调丈夫应有的英雄气,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与不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笑冯唐老示侯:自嘲自己如冯唐般年老,却仍希望得到侯君的认可。
  2. 短衣匹马异乡游:身着简陋衣服,骑马在外游历,体现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3. 卧闻破屋萧萧雨:躺在破屋中,听见雨声,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4. 坐听西风叶叶秋:坐着倾听西风中的树叶声,感受到秋天的凋零与流逝。
  5. 邺下已非公干在:邺下已经没有公事可办,暗示理想的破灭。
  6. 周南徒叹子长留:周南的诗人屈原徒然叹息,表达对理想的无奈与失落。
  7. 丈夫盖世英雄气:强调男子应有的志向和气概。
  8. 肯学世间儿女愁:质疑男子为何要学习世间儿女的忧愁,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短衣匹马”描绘出朴素与坚韧的形象。
  • 拟人:西风与落叶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嘲与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情感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英雄气概与不甘平庸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冯唐:象征伟大的理想与成就。
  • 破屋: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境。
  • 西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代表成熟与凋零,寓意人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冯唐”是象征什么? A. 年轻的理想
    B. 年老的成就
    C. 贫穷的生活
    答案:B

  2. “邺下已非公干在”这句的含义是什么? A. 诗人再也不想回去
    B. 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C. 诗人对理想的遗憾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西风”代表什么? A. 温暖的春天
    B. 阴冷的冬天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本诗对比:
    • 李白强调豪放与人生苦短,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烈追求。
    • 本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与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景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