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陶弘景移居图》
时间: 2025-02-04 15:30: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陶弘景移居图
大奴担簦挈壶餐,小奴笼鸡约孤犭屯。雪斑鹿前双婉娈,水云牯背三温黁。中有玉立而长身,幅巾野服为何人?云是永明之隐君,身有黑子七星文。自从夜读葛洪传,便觉白日生青云。解冠径挂神武门,蜜灵尚拜君王恩。句容洞天元第八,茅家弟兄遁秦腊。飞宫三接十二楼,下听华阳海声狭。三朝人物半凋零,水丑木中文已成。金牛脱络谁得棰,枯龟受灼宁生灵。金沙丹饭饥可饷,山中犹嫌呼宰相。从此移家金积东,满谷桃花隔秦壤。画工何处访仙踪,修眉明目射方瞳。可无鸡犬逐牛豕,栗橘葛木屈皆家僮。铁厓浮家妻子从,名山亦欲寻赤松。华阳礼郎或相逢,清风唤起十八公,乞以玉笙双凤吹雌雄。
白话文翻译
大奴背着伞,提着壶装的食物,小奴提着笼子里的鸡,约着孤犭屯。雪斑鹿在前方双双婉娈,水云牯背上三温黁。中间有一位玉立而长身的人,穿着幅巾野服,他是谁?说是永明的隐士,身上有七星文的黑子。自从夜里读了葛洪传,便觉得白日生出青云。解下冠帽直接挂在神武门,蜜灵还拜谢君王的恩典。句容洞天原本是第八,茅家兄弟遁入秦腊。飞宫三接十二楼,下听华阳海声狭。三朝人物半凋零,水丑木中文已成。金牛脱络谁得棰,枯龟受灼宁生灵。金沙丹饭饥可饷,山中犹嫌呼宰相。从此移家金积东,满谷桃花隔秦壤。画工何处访仙踪,修眉明目射方瞳。可无鸡犬逐牛豕,栗橘葛木屈皆家僮。铁厓浮家妻子从,名山亦欲寻赤松。华阳礼郎或相逢,清风唤起十八公,乞以玉笙双凤吹雌雄。
注释
- 大奴担簦挈壶餐:大奴背着伞,提着壶装的食物。
- 小奴笼鸡约孤犭屯:小奴提着笼子里的鸡,约着孤犭屯。
- 雪斑鹿前双婉娈:雪斑鹿在前方双双婉娈。
- 水云牯背三温黁:水云牯背上三温黁。
- 幅巾野服为何人:穿着幅巾野服,他是谁?
- 云是永明之隐君:说是永明的隐士。
- 身有黑子七星文:身上有七星文的黑子。
- 自从夜读葛洪传:自从夜里读了葛洪传。
- 便觉白日生青云:便觉得白日生出青云。
- 解冠径挂神武门:解下冠帽直接挂在神武门。
- 蜜灵尚拜君王恩:蜜灵还拜谢君王的恩典。
- 句容洞天元第八:句容洞天原本是第八。
- 茅家弟兄遁秦腊:茅家兄弟遁入秦腊。
- 飞宫三接十二楼:飞宫三接十二楼。
- 下听华阳海声狭:下听华阳海声狭。
- 三朝人物半凋零:三朝人物半凋零。
- 水丑木中文已成:水丑木中文已成。
- 金牛脱络谁得棰:金牛脱络谁得棰。
- 枯龟受灼宁生灵:枯龟受灼宁生灵。
- 金沙丹饭饥可饷:金沙丹饭饥可饷。
- 山中犹嫌呼宰相:山中犹嫌呼宰相。
- 从此移家金积东:从此移家金积东。
- 满谷桃花隔秦壤:满谷桃花隔秦壤。
- 画工何处访仙踪:画工何处访仙踪。
- 修眉明目射方瞳:修眉明目射方瞳。
- 可无鸡犬逐牛豕:可无鸡犬逐牛豕。
- 栗橘葛木屈皆家僮:栗橘葛木屈皆家僮。
- 铁厓浮家妻子从:铁厓浮家妻子从。
- 名山亦欲寻赤松:名山亦欲寻赤松。
- 华阳礼郎或相逢:华阳礼郎或相逢。
- 清风唤起十八公:清风唤起十八公。
- 乞以玉笙双凤吹雌雄:乞以玉笙双凤吹雌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善于运用奇幻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作品多涉及隐逸、仙道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陶弘景移居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陶弘景的隐逸生活和对仙道的向往。诗中融合了道教的元素,反映了元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道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典故,描绘了陶弘景移居的情景。诗中“大奴担簦挈壶餐,小奴笼鸡约孤犭屯”等句,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移居的细节。而“雪斑鹿前双婉娈,水云牯背三温黁”等句,则通过奇幻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还融入了道教的元素,如“自从夜读葛洪传,便觉白日生青云”等句,表达了陶弘景对仙道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杨维桢豪放的诗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奴担簦挈壶餐:大奴背着伞,提着壶装的食物,展现了移居的准备工作。
- 小奴笼鸡约孤犭屯:小奴提着笼子里的鸡,约着孤犭屯,描绘了移居的具体场景。
- 雪斑鹿前双婉娈:雪斑鹿在前方双双婉娈,通过奇幻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 水云牯背三温黁:水云牯背上三温黁,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移居的奇幻景象。
- 中有玉立而长身:中间有一位玉立而长身的人,穿着幅巾野服,他是谁?
- 云是永明之隐君:说是永明的隐士,身上有七星文的黑子。
- 自从夜读葛洪传:自从夜里读了葛洪传,便觉得白日生出青云。
- 解冠径挂神武门:解下冠帽直接挂在神武门,蜜灵还拜谢君王的恩典。
- 句容洞天元第八:句容洞天原本是第八,茅家兄弟遁入秦腊。
- 飞宫三接十二楼:飞宫三接十二楼,下听华阳海声狭。
- 三朝人物半凋零:三朝人物半凋零,水丑木中文已成。
- 金牛脱络谁得棰:金牛脱络谁得棰,枯龟受灼宁生灵。
- 金沙丹饭饥可饷:金沙丹饭饥可饷,山中犹嫌呼宰相。
- 从此移家金积东:从此移家金积东,满谷桃花隔秦壤。
- 画工何处访仙踪:画工何处访仙踪,修眉明目射方瞳。
- 可无鸡犬逐牛豕:可无鸡犬逐牛豕,栗橘葛木屈皆家僮。
- 铁厓浮家妻子从:铁厓浮家妻子从,名山亦欲寻赤松。
- 华阳礼郎或相逢:华阳礼郎或相逢,清风唤起十八公。
- 乞以玉笙双凤吹雌雄:乞以玉笙双凤吹雌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斑鹿前双婉娈”、“水云牯背三温黁”等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营造了奇幻的氛围。
- 拟人:如“雪斑鹿前双婉娈”、“水云牯背三温黁”等句,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大奴担簦挈壶餐,小奴笼鸡约孤犭屯”等句,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陶弘景移居的情景,展现了隐逸生活和对仙道的向往。诗中融入了道教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斑鹿:象征着超脱尘世的仙境。
- 水云牯背:象征着隐逸生活的奇幻景象。
- 玉立而长身:象征着隐士的高洁形象。
- 七星文的黑子:象征着隐士的神秘身份。
- 白日生青云:象征着隐士的超凡脱俗。
- 神武门:象征着隐士的超脱尘世。
- 句容洞天:象征着隐士的隐逸之地。
- 飞宫三接十二楼:象征着隐士的仙境。
- 金牛脱络:象征着隐士的超脱尘世。
- 枯龟受灼:象征着隐士的超脱尘世。
- 金沙丹饭:象征着隐士的仙境。
- 满谷桃花:象征着隐士的隐逸之地。
- 修眉明目射方瞳:象征着隐士的高洁形象。
- 鸡犬逐牛豕:象征着隐士的隐逸生活。
- 铁厓浮家妻子从:象征着隐士的隐逸生活。
- 名山亦欲寻赤松:象征着隐士的隐逸生活。
- 华阳礼郎:象征着隐士的隐逸生活。
- 清风唤起十八公:象征着隐士的隐逸生活。
- 玉笙双凤吹雌雄:象征着隐士的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大奴担簦挈壶餐”中的“簦”是指什么? A. 伞 B. 壶 C. 食物 D. 笼子
-
诗中“雪斑鹿前双婉娈”中的“婉娈”是什么意思? A. 美丽 B. 婉转 C. 娈娈 D. 娈娈
-
诗中“自从夜读葛洪传”中的“葛洪传”是指什么? A. 一本历史书 B. 一本仙道书 C. 一本传记 D. 一本小说
-
诗中“解冠径挂神武门”中的“神武门”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城门 C. 一座宫殿 D. 一座庙宇
-
诗中“句容洞天元第八”中的“句容洞天”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城 C. 一座洞天 D. 一座庙宇
答案:
- A
- A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维桢的其他作品,如《铁崖诗集》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其他元代诗人的隐逸诗作,如王冕的《墨梅》等,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题陶弘景移居图》与王冕的《墨梅》在主题上都是隐逸诗,但杨维桢的诗更注重奇幻的意象和道教元素的融入,而王冕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维桢诗集》:收录了杨维桢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元代隐逸诗研究》:对元代隐逸诗进行系统研究的书籍,可以了解隐逸诗的发展和特点。
- 《道教与中国文学》:探讨道教对中国文学影响的书籍,可以了解道教元素在文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