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刺客》
时间: 2025-04-28 08:00: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舒壮士,智如张子房,胆如赵子龙。神州地入黄旗东,壮士手挽回天功。探虎入虎穴,壮士沃焦心火热。怒潮一卷石头城,匕尖已带乖龙血。暗中三耳走鬼工,百日淬匕一日穷。座中火位剉杌肉,壮士灭迹孤飞鸿。柯坛劫盟地还鲁,舞阳小儿何足数。博浪沙头力士归,为韩报仇仇必虏。於乎,大将军,万夫雄,赤心报国为先锋。如何马头交剑不斫贼,却留小惠夸丁公。
白话文翻译
舒壮士,智慧如同张子房,胆量如同赵子龙。神州大地被黄旗所覆盖,东边,壮士用手挽回天大的功绩。深入虎穴探虎,壮士的心如火烧般焦急。怒潮一卷,石头城被摧毁,匕首尖端已沾染了乖龙的血。暗中,三耳鬼工在行动,百日淬炼匕首,一日之内完成。座中火位,剉杌肉,壮士如孤飞鸿般消失无踪。柯坛劫盟之地归还鲁国,舞阳小儿不值一提。博浪沙头的力士归来,为韩国报仇,仇敌必将被俘。哎呀,大将军,万夫之雄,赤心报国作为先锋。为何马头交剑不斩贼,却留下小惠夸赞丁公。
注释
- 张子房: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以智谋著称。
- 赵子龙: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勇猛著称。
- 黄旗东:指东方的旗帜,象征着东方的势力。
- 沃焦心火热:形容心情焦急如火烧。
- 乖龙血:指敌人的血。
- 三耳走鬼工:指秘密行动,如同鬼魅。
- 剉杌肉:指切割肉块,比喻残酷的行动。
- 柯坛劫盟:指春秋时期柯坛之盟,鲁国在此地与齐国结盟。
- 舞阳小儿:指舞阳侯樊哙,刘邦的亲信,此处指其不值一提。
- 博浪沙头力士归:指张良在博浪沙雇佣力士刺杀秦始皇。
- 丁公:指丁固,项羽的部将,后投降刘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其诗风豪放,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描绘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壮士形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喻和对壮士行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忠诚报国的赞美和对英雄行为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张良和赵云,来塑造一个智勇双全的壮士形象。诗中“探虎入虎穴”和“怒潮一卷石头城”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壮士的英勇行为。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忠诚报国的赞美和对英雄行为的向往。通过对壮士行为的描写,作者传达了对忠诚和勇气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舒壮士,智如张子房,胆如赵子龙:通过对比张良和赵云,塑造壮士的智勇形象。
- 神州地入黄旗东,壮士手挽回天功:描绘壮士在东方挽回大局的功绩。
- 探虎入虎穴,壮士沃焦心火热:形容壮士深入敌穴,心情焦急。
- 怒潮一卷石头城,匕尖已带乖龙血:描绘壮士的英勇行为和敌人的失败。
- 暗中三耳走鬼工,百日淬匕一日穷:形容壮士的秘密行动和匕首的淬炼。
- 座中火位剉杌肉,壮士灭迹孤飞鸿:描绘壮士的残酷行动和消失无踪。
- 柯坛劫盟地还鲁,舞阳小儿何足数:对比历史事件,表达对壮士的赞美。
- 博浪沙头力士归,为韩报仇仇必虏:描绘壮士为国报仇的决心。
- 於乎,大将军,万夫雄,赤心报国为先锋:赞美壮士的忠诚和勇气。
- 如何马头交剑不斫贼,却留小惠夸丁公:表达对壮士行为的疑惑和批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智如张子房,胆如赵子龙”。
- 拟人:如“怒潮一卷石头城”。
- 对仗:如“探虎入虎穴,壮士沃焦心火热”。
主题思想:
- 赞美忠诚报国的壮士,表达对英雄行为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旗东:象征东方的势力。
- 虎穴:象征危险的地方。
- 石头城:象征坚固的防御。
- 乖龙血:象征敌人的血。
- 孤飞鸿:象征孤独和隐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张子房”和“赵子龙”分别代表什么?
- A. 智慧和勇气
- B. 忠诚和智慧
- C. 勇气和忠诚
- D. 智慧和忠诚
-
诗中的“怒潮一卷石头城”描绘了什么?
- A. 壮士的英勇行为
- B. 敌人的失败
- C. 壮士的秘密行动
- D. 壮士的消失无踪
-
诗中的“丁公”指的是谁?
- A. 张良
- B. 赵云
- C. 丁固
- D. 樊哙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英雄的赞美。
- 李白《将进酒》:表达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英雄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舒刺客》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英雄的赞美,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壮士行为的描写,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元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