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偶得
作者: 郭用中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参遍丛林懒出游,
指端孤月照高秋。
大千界里閒窥掌,
不二门中暗点头。
埽地烧香聊自遣,
栽花种竹尽风流。
庄蒙抵死谈齐物,
无物齐时也合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遍游丛林后对外界的懒散心情,指尖的孤月照耀着高秋的夜空。在广阔的天地中,诗人闲适地观察着一切,在不二门的哲理中暗自点头。扫地烧香以消遣时光,栽花种竹则是随意的风流趣味。庄子和蒙子谈论齐物之理,然而在无物的状态中,恰恰是时候也该休息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参遍: 走遍、游历。
- 丛林: 树木繁茂的地方。
- 孤月: 独自的明月,象征孤独与清冷。
- 大千界: 指广阔的世界。
- 不二门: 道教和佛教用语,指真理的门径。
- 庄蒙: 指庄子与蒙子,代表道家思想。
- 齐物: 指道家理念中的物我一体。
典故解析:
- 庄蒙: 引用自《庄子》,强调道家思想中的无物齐时,体现了超脱世俗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用中,金朝诗人,作品多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多受道家思想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金朝时期,诗人或许经历了政治动荡,心中对世事感到疲倦,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愈加热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郭用中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丛林中的懒散状态,反映了一种对外界的超然与淡泊。孤月照高秋,象征着诗人在孤独中对自我与自然的深入思考。接下来的“大千界里闲窥掌”则表达了他对世界的观察,结合“不二门”的哲理,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后半部分中的“埽地烧香聊自遣,栽花种竹尽风流”则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面对繁华世界,他选择了一种自我安慰的生活方式。而结尾的“庄蒙抵死谈齐物,无物齐时也合休”则将诗的思考进一步升华,表明在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中,诗人感受到一种无物的自由与解脱,这正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和个体的内心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参遍丛林懒出游: 诗人游历了不同的地方,但却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厌倦。
- 指端孤月照高秋: 诗人的心灵在孤独的月光下,感受到深秋的清冷。
- 大千界里閒窥掌: 在浩瀚的世界中,诗人静静观察着,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
- 不二门中暗点头: 在哲理的门径中,诗人心中默默认可。
- 埽地烧香聊自遣: 以扫地、烧香的方式来消遣时光,体现了自我安慰。
- 栽花种竹尽风流: 诗人种花种竹,过着悠闲的生活,尽显风流韵致。
- 庄蒙抵死谈齐物: 引用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无物齐时也合休: 在无物的状态中,恰恰是时候该休息了,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 “孤月”比喻孤独的心境。
- 对仗: 诗句之间有着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烧香”象征对内心的修行。
主题思想:
全诗主题围绕对自然与内心的探寻,借助道家思想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丛林: 代表自然与隐逸的环境。
- 孤月: 象征孤独与内心的清明。
- 大千界: 表现世界的广阔与复杂。
- 不二门: 象征真理的追求。
- 庄蒙: 道家哲学的代表,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孤月”象征什么?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富贵
-
填空题: 诗人通过“__烧香聊自遣”来表现他的闲适生活。
-
判断题: “庄蒙抵死谈齐物”中提到的庄子和蒙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对/错)
答案:
- B
- 埽地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偶得》: 两者都体现了对孤独与内心世界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偶得》则强调对自然与道理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金代诗人郭用中研究》
- 《道家思想与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