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次韵报东荪翁》

时间: 2025-02-04 15:38:40

除却随缘无障碍,更于何处安禅。

难能平子赋归田。

泠泠修竹里,杳杳翠云间。

犹有閒情迷晓梦,也知徒托空言。

秋来每怯夜如年。

馀明欣在壁,肯许叩玄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次韵报东荪翁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除却随缘无障碍,更于何处安禅。
难能平子赋归田。
泠泠修竹里,杳杳翠云间。
犹有闲情迷晓梦,也知徒托空言。
秋来每怯夜如年。
馀明欣在壁,肯许叩玄关。

白话文翻译:

除去随缘之事,没有障碍的地方,
还在何处才能安静地修禅呢?
难得像平子那样,赋诗归隐田园。
在清脆的竹林中,隐约在翠云之间。
我仍有闲情,迷恋于晨曦的梦境,
也知道这只不过是徒然的空言。
秋天来临,夜晚总是如年般漫长,
余辉映在墙上,愿意敲响那深邃的门。

注释:

  • 随缘: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平子:指平子(即陶渊明),以归田隐居著称。
  • 泠泠:清脆的声音,形容竹林的清幽。
  • 杳杳:深远、隐秘的样子。
  • 闲情:悠闲的心情。
  • 迷晓梦:对清晨梦境的迷恋。
  • 徒托空言:空泛的言语,没有实际意义。
  • 玄关:指深邃的道理或境界,隐喻修行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6-1974),近现代诗人,字瑶泉,号青莲,江苏人。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年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同时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对归隐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清新典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修禅者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首句“除却随缘无障碍”,表现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强调了随缘而安的重要性。接下来的“难能平子赋归田”则是对陶渊明的赞美,传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理想。

诗中“泠泠修竹里,杳杳翠云间”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静谧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竹林与云间的交织,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而“犹有闲情迷晓梦,也知徒托空言”则道出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他对理想生活充满向往,但也意识到这种向往有时只是空谈。秋天的到来令他感到夜晚的漫长,这种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馀明欣在壁,肯许叩玄关”则是对修行的渴望,尽管现实中充满了困扰,但他仍然希望能够触及那深邃的智慧。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执着与困惑,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除却随缘无障碍”——强调无拘无束的生活。
    2. “更于何处安禅”——发问,寻求内心的宁静之处。
    3. “难能平子赋归田”——赞美陶渊明的归隐理想。
    4. “泠泠修竹里,杳杳翠云间”——描绘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
    5. “犹有闲情迷晓梦”——表达内心对美好梦境的向往。
    6. “也知徒托空言”——意识到这种向往的空洞。
    7. “秋来每怯夜如年”——感受到时间的拖延与孤独。
    8. “馀明欣在壁”——余辉映墙,象征着内心的光明。
    9. “肯许叩玄关”——渴望接触更深的智慧。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泠泠修竹里,杳杳翠云间”,形成优美音韵。
    • 意象:竹林与云彩,象征着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修行与生活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 修竹:象征清雅、高洁,反映诗人追求宁静的心境。
  • 翠云:代表自然之美,寓意自由与梦想。
  • 晓梦:象征着梦幻与现实的交融,代表个人的向往与追求。
  • 秋夜:象征时间的流逝,传达孤独与思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平子”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王维
    • D. 杜甫
  2. “泠泠修竹里,杳杳翠云间”中的“泠泠”形容的是?

    • A. 清风
    • B. 清脆的声音
    • C. 轻柔的雨
    • D. 温暖的阳光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对战争的恐惧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 D. 对亲情的思念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田园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田园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对自然生活的描绘。
  • 王维《山居秋暝》:在意境上与《临江仙》相似,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诗词的美学与解析》
  • 《龙榆生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