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柏》
时间: 2025-04-27 13:02: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柏
作者: 苏辙 〔宋代〕
柏根可合抱,柏身长百尺。
我年类汝老,我心同汝直。
我贫初无居,爱汝买此宅。
索居怀旧友,开轩得三益。
风中有余劲,雪後不改色。
我贫不栽花,绕屋多种竹。
全家谬闻道,举目无他物。
晨兴辄相对,知我有惭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柏树,根部可以合抱,树干高达百尺。诗人感慨自己与这棵树一样年老,心中也如它一般坚直。自己生活贫困,最初没有住所,因此爱上了这片土地,买下了这个宅子。独自居住时常怀念旧友,在开窗时得到了三种益处。无论风吹雨打,它依旧挺拔,雪后也不改颜色。虽然我贫穷不种花,但在房屋周围种了许多竹子。全家人都听闻了这个道理,四下看去没有别的物品。每天早晨我都与这棵树相对,深知自己应该感到羞愧。
注释
- 可合抱:能够用双臂环抱,形容树木粗壮。
- 百尺:一百尺,形容树木的高度。
- 我年类汝老:我和你一样年老。
- 我心同汝直:我心也如你一样坚直。
- 索居:独自居住。
- 三益:三种益处。
- 余劲:余下的力量。
- 不改色:不改变颜色,形容柏树在严寒中依然挺拔。
- 谬闻道:无意中听到了道理。
- 晨兴辄相对:每天早晨都对着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的弟弟。他在文学上与兄长齐名,善于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老柏》创作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感悟。诗中树与人的关系象征了岁月的沉淀与坚韧,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对友谊的怀念。
诗歌鉴赏
苏辙的《老柏》是一首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诗作。通过对古柏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映射出他对人生的思考。柏树的高大挺拔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正如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态度。诗中用“我贫初无居,爱汝买此宅”表达了自己在贫穷中对安定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折射出对友谊的渴望与对过往的怀念。
每一句话都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尤其是在“晨兴辄相对,知我有惭德”一句中,诗人直面自己的贫穷与缺失,表现出一种自省的态度和对生活本质的追求。同时,竹子的种植象征着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竹子生长迅速、坚韧不拔,与柏树形成对比,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意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与自然思考,展现了苏辙作为一个文学家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柏根可合抱,柏身长百尺。:描绘古柏的气势,强调其高大和生命的韧性。
- 我年类汝老,我心同汝直。:表现诗人与古柏之间的共鸣,强调心灵的坚贞。
- 我贫初无居,爱汝买此宅。:揭示诗人的生活境遇,内心对安定的渴求。
- 索居怀旧友,开轩得三益。:表达诗人独处时对友人的怀念和内心的愉悦。
- 风中有余劲,雪後不改色。:强调古柏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
- 我贫不栽花,绕屋多种竹。:表现诗人对生活的选择,赞美自然的简朴美。
- 全家谬闻道,举目无他物。:反映出诗人家庭的简朴,强调道德的价值。
- 晨兴辄相对,知我有惭德。:揭示诗人内心的自省,表达对道德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柏比作坚韧的精神象征。
- 对比:古柏与竹子的对比,展现生活的不同选择。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与诗人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柏,表达了诗人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反映了他对人生、友谊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柏树:象征坚韧与长寿,代表着持久的精神。
- 竹子:象征清雅与高洁,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风雪:象征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老柏》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树种是什么? A. 松树
B. 柏树
C. 柳树 -
“我贫不栽花,绕屋多种竹”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A. 诗人不喜欢花
B. 诗人选择竹子作为装饰
C. 诗人生活简朴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赠友人》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老柏》与《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老柏》更强调坚韧的品质,而《静夜思》则更显抒情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