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彦序》
时间: 2025-01-22 10:4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杨彦序
作者:李流谦 〔宋代〕
长忆君家得隽多,
庭前桂树想婆娑。
岱云触石才肤寸,
溟浸稽天但一波。
颇欲弛韛观纵击,
可堪伏枥起悲歌。
人生泡粉都难据,
惟有丰碑屹不磨。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我常常怀念你家中的佳人,
庭前的桂树让我想起她的舞姿。
岱山的云雾轻触岩石,只有一寸之遥,
而深海浸没在天空之下,仅仅是一波涟漪。
我颇想放下缰绳,观看纵马奔腾的场景,
可惜只能在马厩中叹息悲歌。
人生如泡沫般虚幻难以把握,
唯有丰碑屹立不倒,才是永恒的存在。
注释
- 得隽多:指优秀的才华与美丽的人。
- 婆娑:形容舞姿轻盈,摇曳的样子。
- 岱云:指岱山的云雾,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
- 溟浸:深海浸没的意思。
- 弛韛:放松缰绳,象征自由。
- 伏枥:指马在马厩中停息。
典故解析
- 岱山:岱山为五岳之一,常用以象征高大、雄伟的自然景观。
- 丰碑:象征着伟大的成就与永恒的记忆,暗指留名后世的伟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才华横溢,以诗文见长。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怀念故友或故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杨彦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开篇以“长忆君家得隽多”引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随之而来的“庭前桂树想婆娑”则通过意象的描绘,勾勒出一种轻盈的美感。岱山与深海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喻了人生的深邃与短暂。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人生泡粉都难据”,如泡沫般虚幻的生命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而最后一句“惟有丰碑屹不磨”则是对人生成就的思考,强调了留下名声与记忆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怀念过渡到人生感悟,最后归结为一种对永恒的追求,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忆君家得隽多:长时间怀念你家中的优秀之人。
- 庭前桂树想婆娑:庭前的桂树让我想起她轻盈的舞姿。
- 岱云触石才肤寸:岱山的云雾轻轻触碰岩石,只有一寸之遥。
- 溟浸稽天但一波:深海浸没在天空之下,仅仅是一波涟漪。
- 颇欲弛韛观纵击:我想放下缰绳,观看马儿纵情奔跑的场景。
- 可堪伏枥起悲歌:可惜只能在马厩中发出悲伤的歌声。
- 人生泡粉都难据:人生就像泡沫般虚幻,难以把握。
- 惟有丰碑屹不磨:唯有丰碑屹立不倒,才是永恒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泡沫,强调其虚幻与短暂。
- 对仗:如“岱云触石”和“溟浸稽天”,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丰碑般成就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桂树:象征美好与优雅。
- 岱云:传达壮丽与高远的理想。
- 丰碑:象征伟大的成就与永恒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挽杨彦序》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流谦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岱云”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泰山
- B. 华山
- C. 黄山
-
诗中“人生泡粉都难据”的意思是?
- A. 人生如梦,难以把握
- B. 人生如石,坚硬不变
- C. 人生如水,流动不定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李流谦的《挽杨彦序》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赞美,但李流谦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杜甫则更侧重于个人感受与时代的悲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