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莲秋沼莹,霜月晓潭空。
褕翟翻经外,尘泡隐几中。
禅心安瘴峤,结习谢云栊。
五颂分明说,痴人耳自聋。
白话文翻译:
露水映照的莲花在秋天的沼泽中闪耀,霜月下的清晨潭水显得空旷。
美丽的白鹤在经书的外面翻飞,尘埃和泡沫隐匿在几案之中。
禅心在瘴气弥漫的山峦中安然无恙,放下习惯,告别那云端的栅栏。
五言诗句清晰地表达了情感,而痴情者却依然听不见。
注释:
- 露莲:指晨露中的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霜月:指霜降的月份,暗示即将到来的寒冷与孤寂。
- 褕翟:美丽的鸟类,象征高洁的情操。
- 尘泡:尘世的浮华与虚无,泡影般的存在。
- 瘴峤:瘴气弥漫的山峦,隐喻困扰与烦恼。
- 五颂:指五言诗,强调诗的形式和内容。
- 痴人耳自聋:比喻那些执迷于某种事物的人无法听见真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为题材,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挽秦国夫人》应是为悼念某位女性而作,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与追忆。同时,诗中呈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禅意,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诗歌鉴赏:
《挽秦国夫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悼亡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传达出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思索。开篇的“露莲秋沼莹”以秋天的露水和莲花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孤寂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在描写“霜月晓潭空”时,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空旷,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独感。
诗中“褕翟翻经外,尘泡隐几中”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世浮华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薄,强调了内心的宁静。禅心的“安瘴峤”表明他在困扰中寻求内心的平和,而“结习谢云栊”则预示着对过往习惯的放下与告别。
最后一句“痴人耳自聋”寓意深刻,指出那些执迷于物质与世俗的人,往往无法听见生活的真谛。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莲秋沼莹:晨露下的莲花在秋天的沼泽中闪耀,象征着纯洁和生命的美好。
- 霜月晓潭空:霜降后的月光照耀下,清晨的潭水显得空旷,暗示着孤独与寂静。
- 褕翟翻经外:白鹤在经书外翻飞,意味着高洁的情操与人世的纷扰。
- 尘泡隐几中:尘世的虚华与泡影隐藏在书桌之中,表现对世俗繁荣的淡薄。
- 禅心安瘴峤:在瘴气弥漫的山峦中保持内心的宁静,表现出对烦恼的超脱。
- 结习谢云栊:告别旧习惯,象征着内心的解脱与自由。
- 五颂分明说:五言诗句清晰地表达情感,强调诗的艺术形式。
- 痴人耳自聋:比喻执迷的人无法听见真理,警示人们要警醒于自身的痴迷。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状态,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对偶结构上显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莲花、霜月、白鹤等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莲:象征纯洁与美好,寓意生命的脆弱与清新。
- 霜月:暗示孤独、冷清,也象征着生命的凋零。
- 褕翟:象征高洁与理想,反映出人对美好情操的追求。
- 尘泡:表现人生的虚华与短暂,提醒人们要看透表象。
- 禅心:象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体现出对烦恼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霜月”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寂静与孤独
C. 欢快
D. 繁华 -
“痴人耳自聋”暗示了什么? A. 有智慧的人
B. 执迷于世俗的人
C. 喜欢自然的人
D. 喜欢音乐的人 -
诗中提到的“露莲”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财富
B. 纯洁与美好
C. 哀伤
D. 历史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 《登高》杜甫: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流谦的《挽秦国夫人》与杜甫的《登高》,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李流谦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杜甫则强调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挽秦国夫人》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