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文甫监茶名山新建学桥二首》

时间: 2025-01-22 12:28:47

高栋浮空插万甍,来游谁是鲁诸生。

规模要识鸣弦意,土苴犹水击柱争。

驯垅雉骄佳气象,集林鸮恶好音声。

白头老令能知此,莞尔相撩意未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栋浮空插万甍,来游谁是鲁诸生。
规模要识鸣弦意,土苴犹水击柱争。
驯垅雉骄佳气象,集林鸮恶好音声。
白头老令能知此,莞尔相撩意未平。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屋顶如同插入万千建筑的空中,来游览这里的又是谁呢?是鲁国的学子吗?
这个地方的规模,要懂得那鸣弦的意境,土地的肥沃依然像水击打着柱子般激烈。
驯养的垅地上,雉鸡骄傲地展示着良好的气象,树林中,鸮鸟却厌恶那优美的音声。
白发苍苍的老人应该能够明白这些,微微一笑,心中的意趣依然未曾平息。

注释

  • 高栋:高耸的建筑物。
  • 万甍:形容建筑物众多。
  • 鲁诸生:指鲁国的学生,鲁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
  • 鸣弦意:指音乐的意境,可能与琴瑟相关。
  • 土苴:土壤的肥沃。
  • 水击柱争:形象地描绘水流击打柱子的声音,形容激烈。
  • 驯垅:驯化的土地。
  • 雉骄:雉鸡骄傲的样子。
  • 佳气象:好的自然景象。
  • 鸮恶:鸮鸟厌恶的样子。
  • 莞尔:微微一笑。

典故解析

  • 鲁国: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孔子及其弟子就出生于此地,常被用来象征学术和文化。
  • 鸣弦:常用来比喻音乐或艺术的高雅,尤其是在文人圈中十分流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哲理,富于情感,深受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流谦在名山新建学桥游览时,通过描绘景色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自然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李流谦的这首诗通过描绘高耸的建筑、自然景象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了他对学术和美的追求。诗的开头便以高栋浮空的景象引入,象征着文化的高度与广度。接着,诗人提到鲁国的学生,暗示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音乐意境的追求,强调了艺术与自然的结合。土壤的肥沃与水流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暗示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驯化的土地与雉鸡的骄傲,则象征着对自然的掌控与尊重。而鸮鸟的厌恶则反映了某种对美好事物的反思与批判。

最后,白头老人能够理解这一切,莞尔一笑,显示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整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观,更是对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理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栋浮空插万甍:高楼大厦如同浮在空中,形成一片壮丽的城市景观。
    • 来游谁是鲁诸生:有谁会来到这里游玩?是否是鲁国的学子在此求学?
    • 规模要识鸣弦意:这个地方的规模,需理解其中的音乐意境。
    • 土苴犹水击柱争:土地肥沃,显得生机勃勃,仿佛水流不断地击打着柱子。
    • 驯垅雉骄佳气象:驯化的土地上,雉鸡骄傲地展示出美好的景象。
    • 集林鸮恶好音声:在树林中,鸮鸟却对优美的音声产生厌恶。
    • 白头老令能知此:白发苍苍的老人,能懂得这些道理。
    • 莞尔相撩意未平:微微一笑,心中的意趣依然未曾平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建筑物比作高耸的栋梁,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鸮鸟的厌恶。
    • 对仗:诗中的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诗中的反思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哲理的深度。

意象分析

  • 高栋:象征着文化的高度与文明的繁荣。
  • 鸣弦:代表艺术的魅力与深邃的意境。
  • 土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其厌恶的音声则隐含对浮华的批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鲁诸生”指的是哪个地区的学生?

    • A. 齐国
    • B. 鲁国
    • C. 晋国
  2. 诗中“土苴犹水击柱争”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 A. 水流与土壤的争斗
    • B. 土地的肥沃与生机
    • C. 建筑物的倒塌
  3. 最后一句“莞尔相撩意未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满足
    • C. 反思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流谦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人文情怀的探索。陶渊明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隐逸与归隐的理想,而李流谦则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更加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李流谦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