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辜懒云竹西精舍。“竹西佳处”,白石《扬州慢》句也》
时间: 2025-02-04 15:31: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年三换蓬莱绿,依然此翁无恙。
翠羽巢烟,红蝉蜕叶,劫外箨龙新长。
仙方定讲。近八十流光,生儿珠样。
倘传高人,只除倪瓒世无两。
图中名士若鲫,数竿茅屋影,天色还亮。
五砚风香,小栏花笑,胜我无家安往。
山门自榜。问水调扬州,月明谁唱。
钓定幽篁,百年清露响。
白话文翻译:
十年间三次更换了蓬莱的绿色,但我仍然安然无恙。
翠鸟在烟雾中筑巢,红蝉在树叶上蜕壳,劫外的竹笋又新长出来。
仙界的讲座定下了时间。如今快八十年光阴流逝,培育儿女如同珠子般珍贵。
如果能传授给高人,只能说倪瓒这样的世间无两。
画中名士如同鱼群,几竿茅屋的影子,天色依旧明亮。
五个砚台散发着清香,小栏杆上花朵在微笑,胜过我无家可归的安慰。
山门自我标榜。问水调扬州,月明时又是谁在歌唱?
我静静钓鱼在幽静的竹林中,百年清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注释:
- 蓬莱绿: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理想的生活环境。
- 翠羽巢烟:翠鸟在竹林中筑巢时冒出的烟雾,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
- 倪瓒:唐代画家,以山水画闻名,代表了文人雅士的理想。
- 幽篁:幽静的竹林,代表清静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熙,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绘画,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他的创作往往反映出对平淡生活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描写与个人感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赵熙的《齐天乐》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十年三换蓬莱绿”一句,既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诗人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安宁与恬淡。接下来的“翠羽巢烟,红蝉蜕叶”,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轮回与生生不息的力量。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提到“倘传高人,只除倪瓒世无两”,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渴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最后的“钓定幽篁,百年清露响”,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安宁与幸福,是在于内心的平和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年三换蓬莱绿”: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环境的变化。
- “依然此翁无恙”:尽管环境变换,诗人依旧保持安康。
- “翠羽巢烟,红蝉蜕叶”:描绘自然景象,象征生命的延续。
- “倘传高人,只除倪瓒世无两”:表达对高人和文化传承的渴望。
- “图中名士若鲫”:描绘名士众多,生动形象。
- “数竿茅屋影,天色还亮”:表现自然的真实和宁静。
- “五砚风香,小栏花笑”:细腻的生活细节,表现内心的愉悦。
- “山门自榜”:自我标榜,表现自信与独立。
- “问水调扬州,月明谁唱”:对历史文化的追问,表现诗人的思考。
- “钓定幽篁,百年清露响”:表达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生儿珠样”比喻儿女如珠般珍贵。
- 拟人:如“花笑”,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翠羽巢烟,红蝉蜕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蓬莱:象征理想境界和长生不老。
- 翠羽:象征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活力。
- 幽篁:象征清静和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蓬莱绿”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生活
C. 过往岁月
答案:A -
“倘传高人”中提到的“倪瓒”是指哪方面的高人? A. 画家
B. 诗人
C. 音乐家
答案:A -
诗中的“钓定幽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想念
B. 宁静
C. 惊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齐天乐》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描绘夜景的美而《齐天乐》则更多地探讨了人生哲理。
- 《静夜思》则通过个人的思乡情怀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齐天乐》中的宁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