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赋梅》
时间: 2025-01-11 04:55:5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瑞鹤仙·赋梅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白话文翻译:
雁在凛冽的霜天中穿透了窗帘。此时月光轻柔,云层细腻,嫩冰仍然薄薄的。溪水边的镜子映照着梳理的头发,想要含香弄粉,却难以学会那艳丽的妆容。她那玉般的肌肤显得瘦弱,更加重重的龙绡衣衬托着。倚着东风,微微一笑,转眼间万花都羞愧地落下。寂寞之中,家乡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的景致令人怀念。瑶池的旧约,鳞鸿又能依托谁呢?粉蝶儿只懂得在桃花柳树间寻觅,春天的南枝开遍却毫无察觉。只觉得伤心,冷落了黄昏,听到几声画角的哀鸣。
注释:
- 雁霜寒透幕:雁声在寒霜中透过窗帘,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 嫩冰犹薄:指河面上的冰薄而脆弱,暗示春天的来到。
- 溪奁:溪水边的镜子,映衬出人的美丽。
- 玉肌瘦弱:形容女子肌肤如玉般洁白,但又显得瘦弱。
- 重重龙绡:龙绡是一种轻薄的丝绸,形容衣服的华丽。
- 瑶池:传说中仙女的居所,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愿望。
- 画角:指画角声,古乐器,通常在黄昏时分奏起,增添了忧伤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政治家,以豪放词风和爱国情怀著称。他生活于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许多战乱与政治斗争,诗词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衰弱、个人失意之际。词中通过描写梅花,把自己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瑞鹤仙·赋梅》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念的词作,辛弃疾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词中“雁霜寒透幕”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凛冽的冬季氛围,随之而来的“嫩冰犹薄”则暗示春天的来临,这种季节的交替预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重生。
词中“倚东风,一笑嫣然”,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也寄托了词人内心的柔情与温暖。接下来的“转盼万花羞落”,则表现出梅花的独特与自信,仿佛在与万花争艳,令人感受到她的傲然与孤独。
在词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尤其是“家山何在,雪后园林”,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无情,叹息之余更增添了几分惆怅。词尾的“冷落黄昏,数声画角”,则将整首词的情绪推向高潮,黄昏的孤独与画角的哀鸣,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生感伤。
整首词以梅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极具艺术魅力与情感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霜寒透幕:描绘寒冷的冬天,雁声透过窗帘,传达出一种孤寂。
-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月光柔和,冰层薄弱,暗示春天即将来临。
- 溪奁照梳掠:溪水的倒影映照出女子的美丽,表现出对女子的赞美。
-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想要妆扮美丽,但难以学会那种艳丽的妆容,流露出自卑与无奈。
- 倚东风,一笑嫣然:在东风中倚靠,微笑显得妩媚,展示出女子的娇美。
-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回忆雪后的美丽家乡。
-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蝶儿只懂得在花间翩翩起舞,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逐。
- 伤心,冷落黄昏: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伤感,黄昏的孤独令人更加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女子,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如“粉蝶儿只解”,赋予自然界中的生物以人的情感和思维。
- 对仗:整首词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词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索,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作者不屈的精神。
- 雁:象征孤独与远行,表达思乡之情。
-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希望,传达出生机与活力。
- 画角:古乐器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辛弃疾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词中提到的“画角”主要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场景
- D. 一种情感
-
词中提到的“倚东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自信
- C. 思乡
- D. 幽怨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瑞鹤仙·赋梅》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慨。辛弃疾通过梅花象征坚韧与孤独,而李清照通过春花和流水传达了对爱情的眷恋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