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时间: 2025-01-11 07:52: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白话文翻译:
可怜今晚的明月,往哪里去,悠悠荡荡?
是有人在别处,那边才可见,光影在东边?
是天外的空阔无边,只是长风浩浩送来中秋?
飞镜无根,谁来系住她?嫦娥不嫁,谁来留住她?
假如经过海底去问,也无从得知,恍惚的让人愁苦。
害怕那万里长鲸,纵横撞破,玉殿琼楼。
青蛙还可在水中嬉戏,问云何玉兔解脱沉浮?
若说都齐全无恙,为什么渐渐像钩子一样?
注释:
- 可怜:可惜、令人怜惜。
- 悠悠:形容时间的流逝,显得漫长。
- 光影:指明月的光辉和影子。
- 姮娥:嫦娥,月亮的女神。
- 虾蟆:青蛙,古代常用青蛙和月亮联系。
- 玉兔:指月中的兔子,象征长生不老。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嫦娥因服用仙药而飞入月宫,成为月中仙子,是中秋节的象征。
- 玉兔捣药:玉兔在月中捣制长生不老药,常与月亮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政治家,爱国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史见长。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中秋节,正值月圆之时,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思考以及对离别和孤独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辛弃疾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与现实的惆怅。开篇便以“可怜今夕月”引入,渲染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诗人追问明月去向,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嫦娥不嫁谁留”,不仅是对月中人的思念,也暗示了人间的离愁别绪。整首词通过意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月亮、人生、时间的深邃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辛弃疾用“飞镜无根”“万里长鲸”的意象,描绘了月亮的孤独与无依,体现了人类在广阔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无助。结尾处“云何渐渐如钩”更是道出月亮的变化无常,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给人以深切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感叹今晚的明月,去向何方,显得很悠远。
-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在问是否有别的地方能看到月光。
-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询问月亮是否在空旷的天外,唯有长风送来中秋的气息。
- “飞镜无根谁系?”:形容月亮似镜子般无根,谁能把它固定住?
- “姮娥不嫁谁留?”:嫦娥不嫁,谁能留住她的美?
-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即使潜入海底去问,也没有答案,恍惚中让人愁苦。
-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害怕长鲸在大海中穿梭,破坏那些美丽的宫殿。
-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青蛙在水中嬉戏,问玉兔如何解脱沉浮的烦恼。
-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假如一切都好,为什么月亮渐渐变成钩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飞镜”,传达其皎洁明亮。
- 拟人:将“姮娥”赋予情感,表达对美的渴望。
- 对仗:如“玉殿琼楼”和“长风浩浩”,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孤独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思念与离愁,代表了人间的美好与孤独。
- 嫦娥:象征美丽与追求,表达了人们对理想和爱情的向往。
- 长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谁? A. 月中的女神
B. 地上的人
C. 星星 -
“飞镜无根”中的“飞镜”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
诗中提到的“万里长鲸”意味着什么? A. 遥远的思念
B. 大海的波涛
C. 生命的无常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与李白的《静夜思》都以月亮为主题,表现出对亲情和理想的思念。然而,辛弃疾更强调孤独与无常,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