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郭应祥 〔宋代〕
风雨潇潇旧满城。今年九日十分晴。
且同北海邀佳客,共向东篱看落英。
罗绮队,管弦声。银山高处好同登。
催租岂解妨诗兴,自是潘郎句未成。
白话文翻译
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旧时的城市显得特别萧条。今年的重阳节(九日)却是格外晴朗。
我们不妨邀请北海的朋友,一起到东篱去欣赏飘落的花瓣。
那华丽的队伍,悠扬的乐声,在高耸的银山上一起攀登。
催租的事情怎么能妨碍我们的诗兴呢?这正是潘郎的诗句还未写成的缘故。
注释
字词注释
- 潇潇:形容雨声,细雨纷纷而下。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是陶渊明诗中常提到的意象,象征隐逸生活。
- 罗绮:指华丽的衣物,常用于形容盛大的场面。
- 银山:可能指某种高山,具有象征意义。
- 催租:催促缴纳租金,生活琐事。
- 潘郎:指潘岳,著名的诗人,常用来代指才子。
典故解析
- 潘郎:潘岳,字安仁,东汉末年著名的诗人,以才情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自然风光,风格多样,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正值农忙季节,作者借助节日之际,感叹生活的苦乐交织,表达对友谊和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鹧鸪天》通过描写重阳节的晴朗天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风雨潇潇”引入,表现了旧日的沉重与压抑,接着转入“十分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节日的明媚。
诗人邀请朋友同游,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东篱看落英”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作者以“催租岂解妨诗兴”自嘲,反映出生活的压力与创作的矛盾,展现了他对诗歌的执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体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融合了人情、生活和艺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雨潇潇旧满城:描绘旧日阴雨绵绵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今年九日十分晴:突显重阳节的美好天气,形成对比,带来振奋的情绪。
- 且同北海邀佳客:表达出对友谊的渴望,期待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 共向东篱看落英:通过东篱的意象,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罗绮队,管弦声:描绘出节日的热闹气氛,增强了场面的生动感。
- 银山高处好同登:寓意追求高远的理想与目标,鼓励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攀登。
- 催租岂解妨诗兴:表达出生活的琐碎与创作的矛盾,反映出诗人的无奈。
- 自是潘郎句未成:自嘲未能创作佳句,表现出对艺术的执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罗绮队,管弦声”,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
- 比喻:将生活琐事与创作相对比,突出生活压力。
- 拟人:将“催租”拟人化,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节日氛围,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生活的压力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
- 晴天:象征希望与美好。
- 东篱:象征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落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的短暂。
- 银山: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风雨潇潇”中的“潇潇”指什么?
A. 细雨 B. 大雪 C. 烈风 D. 霜冻 - 重阳节的日期是哪个?
A. 八月八日 B. 九月九日 C. 十月十日 D. 七月七日 - 诗中提到的“潘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潘岳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写重阳节,但侧重于亲情的思念,情感更加深沉。
- 杜甫的《秋夕》:描绘秋天的萧瑟,情感更为抑郁,与本诗的欢快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