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丙寅岁寿内子)》

时间: 2025-04-28 01:54:33

贺了生辰却贺冬。

今年乐事又重重。

寿香喷处芝兰馥,寿酒斟时琥珀浓。

偕桂隐,到花封。

迎长介寿恰三逢。

明年此日称觞罢,稳上肩舆九里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了生辰却贺冬。今年乐事又重重。
寿香喷处芝兰馥,寿酒斟时琥珀浓。
偕桂隐,到花封。迎长介寿恰三逢。
明年此日称觞罢,稳上肩舆九里松。

白话文翻译:

庆祝了生日,又迎来冬天。今年的快乐事情接连不断。
寿香在此处飘散,芬芳如芝兰;寿酒斟时琥珀色浓厚。
与桂花隐居在一起,直到花瓣封住。
明年此日再举杯庆祝,到时稳稳地坐上肩舆,前往九里松下。

注释:

  • :庆贺。
  • 生辰:生日。
  • 乐事:快乐的事情。
  • 寿香:寿宴的香气。
  • 芝兰:比喻高雅的气味。
  • 琥珀浓:指酒色如琥珀般浓厚。
  • 偕桂隐:与桂花隐居在一起。
  • 长介寿:长久地享受寿命。
  • 称觞:举杯庆祝。
  • 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通常由人抬着。

典故解析:

  • 九里松:象征长寿的松树,古代文人常用松树来比喻长寿和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作品多表现生活情趣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丙寅年,为作者庆祝妻子生日之作,情感真挚而温暖,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诗歌鉴赏:

《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温馨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开头以“贺了生辰却贺冬”引入,既表明了庆祝的主题,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接着,作者通过“寿香喷处芝兰馥,寿酒斟时琥珀浓”两句,描绘出寿宴上的美好景象,香气四溢,酒色浓郁,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氛围,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偕桂隐,到花封”则描绘了宁静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与妻子共同享受生活的愿望。最后,诗人提出“明年此日称觞罢,稳上肩舆九里松”,展现了对未来的期盼与祝福,流露出对长寿与幸福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贺了生辰却贺冬:庆祝生日,同时迎接冬天,暗示时间的流逝。
  2. 今年乐事又重重:今年的快乐事情接连不断,表现了生活的美好。
  3. 寿香喷处芝兰馥:寿宴的香气四溢,像芝兰一样芬芳,描绘了宴会的温馨。
  4. 寿酒斟时琥珀浓:寿酒的颜色浓厚如琥珀,展现了酒的美好。
  5. 偕桂隐,到花封:与桂花相伴,享受宁静的时光。
  6. 迎长介寿恰三逢:祝愿长久的寿命,恰好三次相逢,暗示人生的循环。
  7. 明年此日称觞罢:明年在同一天再举杯庆祝,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
  8. 稳上肩舆九里松:稳稳地坐上肩舆,前往象征长寿的松树之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寿香喷处芝兰馥”,将香气比作芝兰的芬芳,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寿酒斟时琥珀浓”与“偕桂隐,到花封”,形成了优美的对仗句式。

意象分析:

  • 寿香:象征着祝福与幸福。
  • 芝兰:代指高雅与品位。
  • 琥珀:象征珍贵与美好。
  • 桂花:象征着团圆与美满。
  • 松树:象征长寿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寿酒”颜色是什么? A. 清澈 B. 琥珀色 C. 透明 D. 绿色

  2. 诗人提到的“九里松”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长寿 D. 名声

  3. 诗中提到的“偕桂隐”意为? A. 一起寻找桂花 B. 一起隐居 C. 一起种桂花 D. 一起吃桂花糕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对生活的热情。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现对生活细腻的感受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郭应祥的《鹧鸪天》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郭应祥更为细腻,而苏轼则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