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县斋木犀今年殊未开,而盆菊特茂盛,以晦日约客。)》
时间: 2025-01-10 22:40: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县斋木犀今年殊未开,而盆菊特茂盛,以晦日约客。)
作者: 郭应祥 〔宋代〕
未观严桂先观菊。
世间底事真迟速。
节物苦相催。
重阳便到来。
白衣何处觅。
沽酒邀佳客。
一笑有余欢。
官居终日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未见到桂花开放,反而看到菊花盛放,感受到世事的急促。重阳节的到来使人感到时间的催促。诗人感到无处寻觅白衣客人,便沽酒招待来访的朋友,尽情欢笑,享受难得的闲适时光。
注释:
- 菊: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贞,是秋季的代表花卉。
- 重阳:指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
- 白衣:指的是文人或士人,古代着白衣者多为清白无暇之士。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源于《易经》中的“九”,象征长寿和吉祥,常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
- 白衣:白衣在古代常用来指代清白、无欲之士,强调一种清高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郭应祥,字仲明,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写词,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时节,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开篇提及“未观严桂先观菊”,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欣赏,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变化和失落。随着重阳节的临近,诗人感到节气的催迫,反映出对生活节奏的敏锐感受。接着,诗人转向对朋友的期待,强调了人际交往中的温情,最后通过“一笑有余欢”表现了在繁忙生活中,诗人依然能找到乐趣和闲适的态度,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未观严桂先观菊”:未见桂花先见菊花,暗示秋天的来临。
- “世间底事真迟速”:世事变化无常,感叹时间的快速流逝。
- “节物苦相催”:节令催促着生活的进程。
- “重阳便到来”:重阳节即将到来,表露出对节日的期待。
- “白衣何处觅”: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对友谊的渴望。
- “沽酒邀佳客”:设酒招待来访的朋友,体现热情好客。
- “一笑有余欢”:即使生活繁忙,依然能从中找到快乐。
- “官居终日闲”:诗人闲于官职,享受宁静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菊”与“桂”对比,突出时节的变化。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繁忙中珍惜友情与生活乐趣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菊:象征坚贞、高洁,与秋季的萧瑟形成对比。
- 白衣:象征清白与高洁,强调理想中的友人形象。
- 酒:象征欢聚与友谊,代表生活中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未见到什么花?
- A. 菊花
- B. 桂花
- C. 桃花
-
重阳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 A. 七月
- B. 九月
- C. 十月
-
诗中提到的“白衣”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清白无暇
- C. 贫穷
答案:
- B. 桂花
- B. 九月
- B. 清白无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菩萨蛮》对比:
- 主题: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郭应祥则表现出对友谊与闲适生活的珍视。
- 风格:郭应祥的诗较为清新自然,而李清照的词则带有更多的柔情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宋代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郭应祥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