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
时间: 2025-01-24 10:30: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扁舟此计,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
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
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
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
盛事埒美知章,鉴湖君赐,宸翰今题号。
指点飞烟轻霭外,有路直通仙岛。
蓑笠渔船,琴书客坐,清夜尊罍倒。
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
白话文翻译
在这扁舟上,我不禁想起当年与谁一起寻求那盟誓的鸥鸟。
许国的功名与荣耀仍在,风月之间不妨吟笑。
在碧草台的边上,红云在溪上漂浮,扶着寿杖的我渐渐老去。
水在天边浮动,似乎还未曾到过世俗的地方。
盛大的活动可以媲美美好的知章,鉴湖的君王赐予我,宸翰的题号现在依然在。
指点飞烟轻雾之外,有条路直通仙岛。
蓑衣和斗笠的渔船上,琴书客坐在那儿,清夜里的酒杯摇晃。
不必急于回去,片片明月刚刚升起在林间的树梢。
注释
- 扁舟:指小船,这里象征归隐或闲游。
- 盟鸥鸟:指与友人结下的情谊,鸥鸟象征自由与洒脱。
- 彝鼎:古代的青铜器,象征功名与地位。
- 风月不妨吟笑:指在自然美景中吟诗作乐,体现诗人洒脱的心态。
- 碧草台:指草地,象征自然之美。
- 寿杖:老人的拐杖,象征年老与智慧。
- 鉴湖:指浙江的一个湖泊,象征美好的景致和文化底蕴。
- 宸翰:皇帝的书信或题字,象征荣誉。
- 仙岛:隐喻理想的境地或人间仙境。
- 蓑笠:渔夫的服装,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三聘,字仲明,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游石湖期间,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对人情世故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透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感悟。
诗歌鉴赏
《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是一首充满悠然自得和哲理思考的词作。开篇以“扁舟此计”引入,诗人通过小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盟鸥鸟”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的象征,也是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接着,诗人通过“许国勋名彝鼎在”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回顾,而“风月不妨吟笑”则表现出一种旷达的生活态度。在描绘大自然的过程中,诗人用“碧草台边,红云溪上”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后半部分则更为深邃,诗人提到“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仿佛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此时的他,心中寄托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归隐生活的憧憬。最后一句“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似乎在告诉读者,享受当下的美好才是人生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扁舟此计:引入游览的状态,强调诗人在小舟上的思索。
- 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回忆过去的友谊,渴望重温那段时光。
- 许国勋名彝鼎在:感叹自身的成就,历史的留存。
- 风月不妨吟笑:在优美的自然中,诗人心境开阔,乐于吟唱。
- 碧草台边,红云溪上: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间接表达内心的愉悦。
- 寿杖扶诗老:自我反省,岁月如歌。
- 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暗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拒绝。
- 盛事埒美知章:盛大的活动如同美好的诗篇,传递文化的传承。
- 鉴湖君赐,宸翰今题号:对荣誉的珍视,强调历史的印记。
- 指点飞烟轻霭外:指引方向,展望未来的理想。
- 有路直通仙岛:象征理想的生活和追求的目标。
- 蓑笠渔船,琴书客坐:描绘隐逸生活的宁静。
- 清夜尊罍倒:在清夜中饮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 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不必急于回归,悠然享受当下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比作“盟鸥鸟”,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水浮天处”表现出一种灵动性。
- 对仗:如“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在游历中思考人生,展现出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象征自由与悠闲的生活。
- 盟鸥鸟:象征友谊与信任。
- 碧草、红云:自然界的美丽,体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寿杖:象征智慧和人生的经验。
- 鉴湖:文化的象征,代表历史的积淀。
- 仙岛:理想境界,象征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盟鸥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友谊
c) 成就
d) 自然 -
“水浮天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脱世俗
c) 享受生活
d) 怀念过去 -
“片蟾初上林表”中的“蟾”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答案
- b) 友谊
- b) 超脱世俗
- b) 月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经典之作。
诗词对比
- 《念奴娇》与《水调歌头》: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友谊和个人成就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倾向于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的艺术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