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时间: 2025-01-11 05:01:28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白话文翻译

猛虎伏卧在长草中,虽然隐藏却难以遮掩它的身形。
这就像张公子,身处世俗之中而显得肮脏。
难道没有那把横腰剑,能够屈服于淮阴的英雄?
击筑向北燕,燕歌在易水的岸边。
等他归来时,定会在泰山之上与我为邻。

注释

字词注释

  • 猛虎:指强大的力量或威严。
  • 尺草:形容草木茂盛的地方。
  • 张公子:指张十四,可能是李白的朋友,象征在风尘中迷失的人。
  • 肮脏:形容世俗的污浊和不堪。
  • 横腰剑:指名剑,象征英雄气概。
  • 淮阴人:指的是韩信,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 击筑:古代弹奏乐器,象征诗人的文人气质。
  • 北燕:指北方的燕国,象征远方的归宿。
  • 易水:易水河,历史上著名的悲壮之地。

典故解析

“击筑”与“燕歌”都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息息相关,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同时隐含对时代英雄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歌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人生哲理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与张十四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和对未来重聚的期望。正值唐代盛世,社会动荡与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李白的诗作常常蕴含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与叹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猛虎伏尺草”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强者的隐蔽与不屈,瞬间引人注目。李白通过对张十四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在世俗中挣扎的同情和理解,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与渴望。

诗中,李白提到“岂无横腰剑”,暗示出他对能力和勇气的向往,尤其是对淮阴人的敬仰,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尊重。之后,“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的描写,深刻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思念和寄托,仿佛在诉说着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再次与张十四共聚的愿望。

结尾的“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更是将诗歌情感的高潮推向巅峰,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与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盼。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情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猛虎伏尺草:猛虎隐匿在草丛中,形象地描绘出强者的潜伏状态。
  2. 虽藏难蔽身:即使隐藏起来,也难以遮掩其威严,表达出强者的不可忽视。
  3. 有如张公子:将张十四比作猛虎,暗指其才华与潜力。
  4. 肮脏在风尘:指张十四在世俗中受污,反映出对友人的关心。
  5. 岂无横腰剑:提到英雄的象征,表现出对豪杰的向往与敬佩。
  6. 屈彼淮阴人:提及韩信,强调对历史英雄的崇敬。
  7. 击筑向北燕:寓意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文化背景中的文人情怀。
  8. 燕歌易水滨:提到燕歌,暗示历史悲壮,寄托了深情。
  9. 归来泰山上:希望未来重聚,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期待。
  10. 当与尔为邻:表达了强烈的友谊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张十四比作猛虎,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的潜力与才华。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横腰剑象征着英雄的气概和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李白对理想英雄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猛虎:象征力量与勇气。
  • 尺草:象征隐秘与潜伏。
  • 横腰剑:象征英雄气概与理想。
  • 燕歌:象征文化与历史的悲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淮阴人”是谁?

    • A. 韩信
    • B. 李白
    • C. 张十四
    • D. 杜甫
  2.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与张十四未来重聚的期待,填空为“归来泰山上,当与__为邻。”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猛虎伏尺草”是形容世俗中的普通人。 (对/错)

答案

  1.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杜甫: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的两种风格。
  • 同题材:对友情的描写,李白与王之涣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李白更强调豪放奔放,而王之涣则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学术文章和解读诗歌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