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张谋父席上》

时间: 2025-01-22 02:33:49

浪竹低枝扫隙尘,到帘清月欲留人。

西家一斛黄华酒,沈醉吴音贺季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竹低枝扫隙尘,到帘清月欲留人。西家一斛黄华酒,沈醉吴音贺季真。

白话文翻译:

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扫去一片角落的尘埃,透过窗帘的清冷月光似乎想要停留在这里。西边的家中有一壶黄华酒,喝醉了之后,听着吴地的歌声,仿佛在祝贺季真。

注释:

  • 浪竹:指随风摇摆的竹子。
  • 低枝:竹子的枝条低垂。
  • 扫隙尘:扫去角落里的灰尘。
  • 到帘清月:月光照到帘子上。
  • 留人:留住人,意指让人在此流连。
  • 西家:指西边的家,可能是指诗人聚会的地方。
  • 一斛:一斛是古代量词,通常指容器的容量,约合十斗。
  • 黄华酒:一种酒,可能指用黄花酿成的酒。
  • 沈醉:沉醉、陶醉。
  • 吴音:指吴地的方言和音乐,吴地为今江苏南部地区。
  • 贺季真:季真是指谢道韫,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赞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60年-1125年),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常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贺铸一生游历于当时的南宋,创作颇丰,尤其以词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九日),是中国传统的登高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聚。诗人在此时与友人相聚,饮酒作诗,感受秋天的气息和月光的清冷,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陶醉。

诗歌鉴赏:

《九日张谋父席上》是一首描写重阳节欢聚的诗作,诗中的意象描绘出秋天的宁静和清冷,如“浪竹低枝扫隙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在月光下与友人共饮,透过清澈的夜空,似乎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诗中“一斛黄华酒”不仅象征着丰收和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重。通过“沈醉吴音贺季真”,诗人将酒与音乐结合,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温馨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性的温暖。

整首诗在描写中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诗人在清冷月光和温暖酒杯之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陶醉。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古代诗词中一幅动人的画卷,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情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浪竹低枝扫隙尘

    • 描绘了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景象,竹子低垂的枝条轻拂尘埃,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2. 到帘清月欲留人

    • 月光透过帘子照进来,仿佛在邀请人们留下,表现出一种清冷的美感和对时光的珍惜。
  3. 西家一斛黄华酒

    • 这里提到的“黄华酒”暗示了丰收的喜悦与团聚的美好,诗人在西边的家中享受美酒。
  4. 沈醉吴音贺季真

    • 表达了诗人在酒醉之中沉浸于吴地的音乐,借此祝贺友人,传达了浓厚的友情和欢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一种邀请,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月亮似乎有意留人,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前两句的“浪竹”和“清月”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坚韧与清高,代表自然的纯洁。
  • :象征着宁静与思念,常与人情感相联系。
  • :象征着欢聚与庆祝,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吴音:代表地方文化与音乐,增添了诗的地域特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浪竹”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树
    • C. 一种竹子
    • D. 一种酒
  2. “沈醉吴音贺季真”中的“吴音”指的是?

    • A. 吴地的音乐
    • B. 吴地的诗
    • C. 吴地的文化
    • D. 吴地的风景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
    • B. 表达友情
    • C. 纪念历史
    • D. 描述爱情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登高》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写月夜下的饮酒情景,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哲理。
  • 杜甫《登高》:虽同为重阳节的诗作,但更侧重于对时局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