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足秧分圳,风清麦弄岐。圣心涵水镜,即是太平基。
白话文翻译:
雨水充足,稻秧在小渠中茁壮成长;微风徐来,麦田在岔路旁摇曳。圣明的君主如同水面上的明镜,这正是太平盛世的基础。
注释:
- 雨足:雨水充足,形容农田滋润。
- 秧:稻秧,指初生的稻苗。
- 分圳:小渠,指灌溉用的小水渠。
- 风清:清风,形容天气爽朗。
- 麦弄岐:麦田在岔路旁的样子,形容麦田丰收的景象。
- 圣心:指明君的心思,形容明主的智慧和仁德。
- 涵水镜:水面如同镜子一样平静,象征理智和清明。
- 太平基:太平的基础,指国家安定的根本。
典故解析:
“圣心涵水镜”可以理解为借用水的清澈来比喻君主的公正和智慧,反映出古代儒家思想中对君主理想的期待。太平盛世是古代文人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强调君主德治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龙,号退庵,宋代诗人,性情雅逸,擅长咏物、抒怀,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端平二年端午节之际,正值农作物生长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安定太平社会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耕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农村图景。开头两句“雨足秧分圳,风清麦弄岐”描绘了丰收的希望,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诗人在这里用雨水和风的变化,暗示了农民辛勤耕作的成果,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激。而接下来的“圣心涵水镜,即是太平基”则从个体情感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强调了明君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政治理想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足秧分圳:描绘了雨水充沛的景象,稻田中的秧苗在小渠中茁壮成长,象征着农业的丰收。
- 风清麦弄岐:清风吹拂,麦田在岔路旁摇曳,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丰收的喜悦。
- 圣心涵水镜:指代明君的智慧和仁德,如同水面般清澈,反映出君主的明智。
- 即是太平基:强调明君的德治是国家太平的根本所在,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圣心比作水镜,强调明君的清明与仁德。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自然与政治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明君治国理想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与政治清明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滋润和丰收。
- 禾苗:代表希望和生机。
- 风:传达清新和自由的感觉。
- 水镜:象征明智与清晰的判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 A. 暴风雨
- B. 丰收的田野
- C. 寒冷的冬天
-
“圣心涵水镜”中的“水镜”指的是什么?
- A. 反射自然景象
- B. 君主的智慧与公正
- C. 水面上的波纹
-
整首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战争的恐惧
- B. 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 C. 对个人烦恼的诉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国家动荡与希望,反映了诗人与洪咨夔在对社会现象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洪诗的乐观与对明君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手册》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