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暄不齐二绝
作者:洪咨夔
次第新烟欲试茶,
铮铮飞霰响檐牙。
惜春苦欲春长在,
且得轻寒约住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新春时节的情景。第一句表现出春天的烟雾缭绕,似乎要试尝一杯新茶;第二句则形象地描绘了飞溅的霰雪在屋檐上发出的铮铮声响。诗人感叹春天的美好,虽然渴望春天能够长久停留,但在这轻寒的季节里,至少能与花朵有个约定。
注释:
- 次第:逐渐,依次。
- 新烟:指春天的烟雾,象征着生机与新生。
- 欲试茶:想要品尝茶。
- 铮铮: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 飞霰:飘落的小雪或冰粒。
- 惜春:珍惜春天。
- 苦欲:伤心地希望。
- 轻寒:指微寒的天气。
- 约住花:与花儿相约,暗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典故解析:
诗中“惜春”可以引申为古人对春天的珍惜和向往,这在中国古诗中常常出现,如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约住花”则体现了诗人对花的依恋,类似于“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注重自然描写,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季,正值寒冷逐渐退去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及对短暂春光的惋惜,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寒暄不齐二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对春光的珍视。首联“次第新烟欲试茶”以“新烟”引入,仿佛我们能嗅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初春的温暖。这一自然景象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结合,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铮铮飞霰响檐牙”,以生动的声音描写来表达春天的活力,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
下联“惜春苦欲春长在”,表达了对春天的深切向往,饱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无奈。而“且得轻寒约住花”则是对现状的接受与珍惜,尽管春天短暂,但在寒冷中与花儿的约定,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美好的信念。整首诗凝练而富有哲理,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又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使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次第新烟欲试茶:春天的烟雾升起,仿佛是邀请人们品尝新茶。
- 铮铮飞霰响檐牙:小雪在屋檐上落下,发出清脆的声音,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 惜春苦欲春长在:诗人感到春天是如此美好,渴望它能够永远存在。
- 且得轻寒约住花:虽然春天短暂,但在这微寒的日子里,与花儿的相约让人感到满足。
-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对比鲜明,如“惜春”与“约住花”形成呼应。
- 拟人:将春天与茶、花相联系,赋予自然以情感。
- 象征: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短暂美好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新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带来温暖与希望。
- 飞霰:表现出春天尚有寒意,但也带来了生命的气息。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暗示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惜春”的意思是? A. 爱惜春天
B. 伤春
C. 忘记春天
D. 以上皆是 -
“次第新烟欲试茶”中的“新烟”指的是? A. 新茶
B. 春天的气息
C. 烟雾
D. 新鲜事物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洪咨夔的《寒暄不齐二绝》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在对春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洪诗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而李诗则更强调个体思绪的沉淀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