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徒相公赴阙》
时间: 2024-09-19 21:29: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司徒相公赴阙
作者: 薛逢 〔唐代〕
丞相衔恩赴阙时,
锦城寒菊始离披。
龙媒旧识朝天路,
鸡树长虚入梦枝。
十载殿廷连步武,
两来庸蜀抚疲羸。
莫愁中土无人识,
自有明明圣主知。
白话文翻译:
当丞相带着皇恩赴阙(朝廷)之时,
锦城的寒菊正开始凋落。
龙媒(指龙的使者)与我旧识,熟悉朝天的道路,
鸡树(指鸡鸣的树)在梦中也显得虚无缥缈。
十年来在殿廷中步履维艰,
最近两年在庸蜀之地抚慰疲弱的百姓。
不要担心中原土地没有人认识你,
自有明亮的圣主来知晓你的才华。
注释:
字词注释:
- 丞相:古代官职,掌管朝政事务。
- 衔恩:带着皇帝的恩典。
- 阙:指朝廷或宫殿。
- 锦城:指成都,因其盛产锦绣而得名。
- 寒菊:秋冬季节盛开的菊花,象征孤傲和坚韧。
- 龙媒:指龙的使者,象征权贵和荣华。
- 鸡树:象征晨曦和新的开始。
- 庸蜀:指蜀地,形容地方的平庸或衰退。
- 圣主:指明智的皇帝,代表对君主的崇敬和信赖。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到的“龙媒”与“鸡树”可追溯到古代对权力与梦境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和权贵的期望与信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字梦符,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活跃于贞观年间,擅长写送别诗,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朝中期,反映了诗人对丞相赴阙的祝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庸蜀政务的无奈。
诗歌鉴赏:
《送司徒相公赴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蕴含着诗人对政局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丞相在寒菊凋落之际赴阙的场景,映射出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寒菊象征着坚韧与孤独,而丞相作为权贵之人,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感使得他的行程充满了沉重的意义。
在“龙媒旧识朝天路”中,诗人表达了对丞相前途的祝福,认为他在朝廷中有着广泛的交际与支持。而“鸡树长虚入梦枝”,则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透出一丝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丞相在朝廷上经历的艰辛与努力的描绘,尤其是“十载殿廷连步武”,显示了他在权力斗争中的不易。
最后两句“莫愁中土无人识,自有明明圣主知”,表达了诗人对丞相才华的肯定和对未来的希望,认为即使外界不识,明主终会看到其才华,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回报。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在诗中流露无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丞相衔恩赴阙时:描绘了丞相带着皇恩前往朝廷,暗示着他的重要性。
- 锦城寒菊始离披:描写了秋冬季节的景象,映射出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忧伤。
- 龙媒旧识朝天路:强调丞相与权贵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他的背景与人脉。
- 鸡树长虚入梦枝: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虚无缥缈,带有梦幻色彩。
- 十载殿廷连步武:刻画了在朝廷中任职的艰辛,表达了时间的沉重。
- 两来庸蜀抚疲羸:反映了对地方治理的无奈和疲惫。
- 莫愁中土无人识:安慰丞相,表明他不必担心被忽视。
- 自有明明圣主知:强调明主的聪慧,肯定丞相的才华与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寒菊、鸡树等意象用以比喻丞相的处境和未来的希望。
- 对仗:诗中有较强的对仗工整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与节奏感。
- 象征:丞相的角色象征着权力与责任,寒菊象征着孤独与坚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丞相的送别,表达了对他前途的祝福和对他努力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在祝福中透出对时局的忧虑,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丞相:权力与责任的象征。
- 寒菊:孤独、坚韧与时光的流逝。
- 龙媒:权贵与人脉的象征。
- 鸡树:希望与梦幻的象征。
- 殿廷:权力中心与政治斗争的象征。
- 庸蜀:地方的平庸与疲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丞相衔恩赴阙时”,阙指什么?
A. 山谷
B. 朝廷
C. 乡村 -
“寒菊”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孤独与坚韧
C. 富贵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丞相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朝廷的不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友人的祝福,但更侧重于对壮丽山河的描绘;而薛逢的诗则更注重于对现实的反思与对个体命运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