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时恩门相公镇山南)》
时间: 2024-09-19 21:29: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时恩门相公镇山南)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
人倚绣屏闲赏夜,马嘶花径醉归时。
声名本自文章得,藩溷曾劳笔砚随。
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白话文翻译:
近年来的惊喜,只有我们彼此心知肚明,高处的树枝上我们一起攀登。
夜里,人倚着绣屏,闲情赏夜景,马在花径上嘶鸣,醉意朦胧归家。
声名本是靠文章的才华得到的,曾经为官的经历,让我笔砚相随。
离家恩门已千里,只愿从今往后在梦中追寻那旌旗的荣光。
注释:
- 年来:指这些年来。
- 惊喜:指愉快的惊讶。
- 次第枝:指树木的枝叶,意为有序地生长。
- 绣屏:精美的屏风。
- 马嘶:马的叫声。
- 藩溷:指曾经的官场生活。
- 恩门:意为恩泽之门,隐喻故乡或亲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逢是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友情、山水以及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送别友人的情境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交际频繁,人际关系紧密的特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年年来惊喜两心知”一句,表现了朋友之间的默契与理解,让人感受到彼此心灵相通的温暖。接着“高处同攀次第枝”描绘了两人共同追求理想,努力攀登的场景,象征着友谊的成长与升华。
“人倚绣屏闲赏夜,马嘶花径醉归时”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送别后的惬意与醉意,仿佛将送别的悲伤转化成了美好的回忆。整首诗的节奏轻快,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友谊的纯粹与美好。
最后两句“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体现了诗人在送别中的豪情壮志。诗作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邃,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憧憬,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来惊喜两心知:指多年来的相知相交,使彼此心中充满惊喜与感动。
- 高处同攀次第枝:共同努力,向高处攀登,象征着友谊的成长。
- 人倚绣屏闲赏夜:描绘夜晚的宁静,人们倚着屏风,悠闲地欣赏夜景。
- 马嘶花径醉归时:马在花丛小径上奔跑,表达醉意与归家的情景。
- 声名本自文章得:声名是通过才华与文章获得的,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 藩溷曾劳笔砚随:曾经的官场生涯伴随笔砚,反映了人生的经历与变化。
- 家去恩门四千里:离开故乡恩门已千里,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只应从此梦旌旗:梦中追寻理想与荣光,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修辞手法:全诗采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人倚绣屏”和“马嘶花径”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梦旌旗”则通过象征手法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在于表达深厚的友谊与对未来的希望。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屏: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环境。
- 花径:代表生活的美好与轻松。
- 旌旗:象征理想与荣誉的追求。
- 马:象征奔放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高处同攀次第枝”是指什么? A. 友情的成长
B. 攀登高峰
C. 追求理想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体现? A. 思念
B. 愤怒
C. 忽视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崔颢《黄鹤楼》
诗词对比:
- 薛逢的《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薛逢更着重于友谊的默契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强调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