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

时间: 2025-01-26 06:54:55

二十年前事尽空,半随波浪半随风。

谋身喜断韩鸡尾,

辱命羞携楚鹊笼。

符竹谬分锦水外,妻孥犹隔散关东。

临岐莫怪朱弦绝,曾是君家入爨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
作者: 薛逢

二十年前事尽空,半随波浪半随风。
谋身喜断韩鸡尾,辱命羞携楚鹊笼。
符竹谬分锦水外,妻孥犹隔散关东。
临岐莫怪朱弦绝,曾是君家入爨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二十年前的事情如今已如烟云,随波逐流,随风而逝。为了谋求生计,我高兴地告别了韩地的风光,却又因受命而感到惭愧,无法带走那只楚地的鹊笼。如今我在锦水之外与符竹相隔,妻儿仍在遥远的关东。临别时请不要怪我琴声绝响,因为曾经我也是你家中的一员,和你一起在火灶旁共度时光。

注释:

  1. 二十年前: 指回忆往昔,表明时间的久远。
  2. 韩鸡尾: 韩地的美好风光,象征着过往的生活。
  3. 楚鹊笼: 象征着亲情与怀念,无法带走的美好回忆。
  4. 符竹: 竹子,象征着友谊和相知。
  5. 朱弦: 琴声,代表了离别的伤感。
  6. 入爨桐: 指曾经在一起生活,形容亲密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擅长抒情,尤以咏怀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与老友再聚之际,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时代背景上,唐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寄托对友谊的珍重。

诗歌鉴赏:

《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酒后与旧友相聚,借酒抒怀,回忆往昔。诗的开头“二十年前事尽空”,直接点出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淡去,展现了对往昔的惋惜。接着“半随波浪半随风”,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如浮云飘荡,难以把握。接下来的两句“谋身喜断韩鸡尾,辱命羞携楚鹊笼”,表达了诗人对于生计的无奈与对故乡的眷恋,语言中流露出淡淡的愁苦。

后半部分的“符竹谬分锦水外,妻孥犹隔散关东”,一方面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另一方面则暗含了对家庭的思念之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结尾的“临岐莫怪朱弦绝”,以琴声绝响为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感伤,强调了亲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在情感上紧密相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出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友情与亲情的珍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十年前事尽空: 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与感慨,强调时间的流逝。
  2. 半随波浪半随风: 比喻人生的无常,随缘而行。
  3. 谋身喜断韩鸡尾: 表达了诗人为了生计而离开故乡的喜悦与无奈。
  4. 辱命羞携楚鹊笼: 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带不走的美好回忆。
  5. 符竹谬分锦水外: 说明了与朋友的疏远与隔离。
  6. 妻孥犹隔散关东: 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与牵挂。
  7. 临岐莫怪朱弦绝: 离别时的感伤,希望朋友理解。
  8. 曾是君家入爨桐: 强调了曾经的亲密关系,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 “随波浪半随风”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 诗中存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象征: “朱弦”象征着离别的伤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友谊与亲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波浪: 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2. :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不易把握。
  3. 韩鸡尾: 代表美好的生活与记忆。
  4. 楚鹊笼: 象征着亲情与温情的回忆。
  5. 朱弦: 代表音乐与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薛逢
    • C. 李白
    • D. 杜甫
  2. “二十年前事尽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
    • C. 愤怒
    • D. 失落
  3. “朱弦绝”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离别的伤感
    • C. 美好的回忆
    • D. 幸福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赠汪伦》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 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亲情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家庭和故乡的思念,而《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则更加强调友谊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