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州田尚书》
时间: 2025-01-11 19:42: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灵州田尚书
作者: 薛逢 〔唐代〕
阴风猎猎满旗竿,
白草飕飕剑气攒。
九姓羌浑随汉节,
六州蕃落从戎鞍。
霜中入塞雕弓硬,
月下翻营玉帐寒。
今日路傍谁不指,
穰苴门户惯登坛。
白话文翻译:
寒风呼啸,旗帜在高杆上猎猎作响,
白草在风中摇曳,剑气四溢。
九姓羌族的人纷纷随汉族的节令而来,
六州的边民也都骑上战马。
在霜中进入边塞,雕弓已经拉得很紧,
在月光下翻转营帐,寒意袭来。
今天,路边谁不指着,
穰苴的门第早已习惯登上台阶。
注释:
字词注释:
- 猎猎:形容风吹动旗帜的声音。
- 飕飕:风声,形容风声急促。
- 羌:指羌族,古代边民族群。
- 从戎鞍:指骑上战马。
- 雕弓:雕制的弓,指弓箭。
- 穰苴:古代的名将,这里指他的家门。
典故解析:
- 穰苴:是春秋时期的将领,曾以智勇闻名。诗中提到他,表达了对将领和战斗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和豪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边塞,反映了唐代边疆局势以及士人的豪情壮志。诗中描绘了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对将领的送别和对边疆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送灵州田尚书》是薛逢对边疆将领的送别诗,表达了对战争和边塞生活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寒风、白草、雕弓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壮阔的边塞图景,展现了士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首联“阴风猎猎满旗竿,白草飕飕剑气攒”以生动的自然描写揭示了边境的萧瑟与紧张气氛,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征战。接下来的联句提到“九姓羌”和“六州蕃落”,显示出各民族在战斗中团结一致的态度,彰显了汉族的领导地位与民族的凝聚力。最后两句则通过路旁指点和穰苴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与尊重,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反思。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个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又折射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阴风猎猎满旗竿:形容寒风呼啸,旗帜迎风飘扬,暗示战争的临近。
- 白草飕飕剑气攒:白草随风摇曳,剑气四溢,表现出紧张的战争气氛。
- 九姓羌浑随汉节:羌族人纷纷响应汉族的号召,展现出民族团结。
- 六州蕃落从戎鞍:六州的边民也准备上马,表示对战争的参与。
- 霜中入塞雕弓硬:在寒霜中进入边塞,雕弓已经拉紧,暗示作战的准备。
- 月下翻营玉帐寒:月光下,营帐显得寒冷,描绘出边塞的环境。
- 今日路傍谁不指:今天路旁的人都在指点,表示对将领的关注。
- 穰苴门户惯登坛:提到穰苴,暗示古代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对英雄的崇敬。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仗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将领的敬仰与送别,体现了士人的豪情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风:象征战争的来临与不安。
- 白草:自然景象,反映边塞的荒凉。
- 雕弓:代表战斗的工具,象征勇气与决心。
- 穰苴:英雄的象征,代表着光辉的历史与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主题?
- A. 送别
- B. 战争
- C. 爱情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穰苴”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将领?
- A. 三国
- B. 春秋
- C. 隋唐
答案: B
-
诗中的“九姓羌”指的是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羌族
- C. 藏族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送灵州田尚书》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豪情,但前者侧重于战争与历史的沉重感,而后者则更突出个人的豪情与志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