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前陪位观册顺宗宪宗皇帝尊号》
时间: 2025-01-26 06:58: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楼头钟鼓递相催,曙色当衙晓仗开。
孔雀扇分香案出,衮龙衣动册函来。
金泥照耀传中旨,玉节从容引上台。
盛礼永尊徽号毕,圣慈南面不胜哀。
白话文翻译:
在楼头,钟鼓声相继催促着,天色渐亮,衙门的晨仗开始了。
孔雀扇轻轻展开,香案上摆出了贡品,皇帝的龙袍轻轻动着,册函也随之而来。
金色的泥印照耀着,传达着皇上的旨意,玉制的节令从容地引导着上台。
盛大的礼仪使得尊号得以永远铭刻,圣明的皇帝在南面坐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
注释:
- 楼头:指高楼的顶部。
- 钟鼓递相催:钟鼓交替催促,表示时间的紧迫。
- 曙色当衙:天色渐亮,衙门开始上班。
- 孔雀扇:一种华丽的扇子,象征地位和权贵。
- 衮龙衣:皇帝的龙袍,象征皇权。
- 金泥照耀:金色泥巴,古代用于印章。
- 玉节:玉制的节令,象征皇权的传达。
- 圣慈南面:指皇帝坐在南面,表示尊贵。
典故解析:
- 孔雀扇:古代皇家使用的扇子,象征权威和高贵。
- 衮龙衣:古代皇帝专用的服装,代表天子身份。
- 金泥:古代印章的材料,象征权力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政治、历史及风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仪式和皇权的虚幻。诗中通过描绘朝廷的礼仪,抒发了诗人对皇权的敬畏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皇权的威严与礼仪的盛大。诗人用“楼头钟鼓递相催”开篇,设置了一个庄重的场景,营造出紧迫的氛围。随着“曙色当衙”的出现,诗人将时间推移至清晨,象征着新一轮的朝政开始。
接下来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孔雀扇分香案出”,通过孔雀扇的展开与香案的呈现,展现了皇室的奢华与礼仪的隆重。“衮龙衣动册函来”,则将皇权的象征与权力的传递紧密相连,突出了皇帝的尊贵与权威。
“金泥照耀传中旨,玉节从容引上台”意在强调皇帝的旨意与权威的传达,金泥和玉节作为权力的象征,强化了皇帝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最后两句“盛礼永尊徽号毕,圣慈南面不胜哀”,则表达了诗人对皇权的敬重,同时也流露出对皇帝负担与责任的同情。
整首诗在华丽的辞藻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与时局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头钟鼓递相催:描绘早晨的气氛,钟鼓声响起,催促人们开始一天的工作。
- 曙色当衙晓仗开:天色渐亮,衙门开始开张,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孔雀扇分香案出:奢华的孔雀扇被展开,香案上的贡品也开始展示,体现了礼仪的尊贵。
- 衮龙衣动册函来:皇帝的龙袍轻轻动着,册函也被呈上,强调皇权的象征。
- 金泥照耀传中旨:金色的泥巴印章闪耀着光辉,象征着皇帝的旨意被传达。
- 玉节从容引上台:玉制的节令平静地引导着上台,进一步强调皇权的威严。
- 盛礼永尊徽号毕:隆重的礼仪使得尊号永存,体现了对权力的尊重。
- 圣慈南面不胜哀:皇帝坐在南面,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反映出对权力责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金泥照耀”和“玉节从容”,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皇权与金泥、玉节等物象结合,用以强调其重要性。
- 拟人:通过“圣慈南面”来赋予皇帝情感,使其更具人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皇权的敬畏与对皇帝责任的同情,反映出作者对历史与权力的深刻思考,展示了盛世背后的沉重与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鼓:象征着时间与权力的交替。
- 孔雀扇:代表着奢华与高贵。
- 衮龙衣:象征着皇权与地位。
- 金泥:权力的象征,体现了皇帝的旨意。
- 玉节:象征权威与统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楼头钟鼓递相催”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轻松的气氛
B. 紧迫的氛围
C. 宁静的早晨
答案:B -
“孔雀扇分香案出”中的“孔雀扇”象征什么? A. 普通人的生活
B. 权贵的地位
C. 乡村的风俗
答案:B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爱情
B. 自然
C. 皇权与责任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薛逢更集中于皇权的象征与仪式,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民生与战争的苦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