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山僧院》
时间: 2025-01-10 22:3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巉巉危岫倚沧洲,
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
老僧传锡已千秋。
阴崖水赖松梢直,
藓壁苔侵画像愁。
各是病来俱未了,
莫将烦恼问汤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险峻的山峰依傍着浩瀚的江河,听说秦始皇也曾在这里游玩。这个霸主在世时不过二十年,而这位老僧的传承已经有千年。阴暗的悬崖上,水是借助松树的顶端流淌而下,苔藓和青苔侵蚀了墙壁上的画作令人愁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病痛,而我们都未能解脱,何必把烦恼带到汤泉去休息呢?
注释:
- 巉巉:形容山势险峻。
- 危岫:高耸的山峰。
- 沧洲:泛指广阔的水域。
- 卷衣:指秦皇的衣服在游玩时被风卷起,形容其豪放的气度。
- 老僧:指寺院里的僧人。
- 传锡:传授佛教的法器,象征着佛法的传承。
- 阴崖:指阴暗的悬崖。
- 藓壁:长满苔藓的墙壁。
- 画像愁:墙上的画作因苔藓侵蚀而显得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唐代诗人,字少逸,号青丘,晚号归隐,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有着丰富的政治经历,曾任职于多个地方。罗隐的诗风清新,常有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秦望山僧院》是罗隐在游览秦望山时写的,诗中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秦望山僧院》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通过对秦始皇和老僧对比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沉浮与人生的无常。开篇便以“巉巉危岫”引入,描绘出险峻的山景,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紧接着提及秦始皇的游玩,引出历史的厚重感。诗中提到的“霸主卷衣才二世”,让人感受到权势的短暂,秦始皇虽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但其统治的时间却是如此之短,正如人生的无常。
而老僧的“传锡已千秋”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佛教的长久与智慧,传承的力量使得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停滞。接下来的描写,阴崖水流、藓壁苔侵,生动地刻画了自然的景象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更是将个人的苦恼与历史的沧桑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苦痛的感悟,提醒人们不必将烦恼带到休息的地方。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巉巉危岫倚沧洲:高耸的山峰倚靠在广阔的水面上,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 闻说秦皇亦此游:听说秦始皇也曾在此地游玩,暗示历史人物与自然的联系。
- 霸主卷衣才二世:霸主仅仅在位两世,体现出权力的短暂与易逝。
- 老僧传锡已千秋:老僧的教诲传承已千年,象征着智慧与永恒。
- 阴崖水赖松梢直:水流依赖松树的顶端,描绘出山间的自然景象。
- 藓壁苔侵画像愁:苔藓侵蚀了墙上的画作,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沧桑感。
- 各是病来俱未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传达出人类共同的苦恼。
- 莫将烦恼问汤休:劝诫人们不必将烦恼带到休息的地方,表现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霸主卷衣”,将权力比作衣服,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形成对比,如“霸主”与“老僧”。
- 意象:如“阴崖水”、“藓壁苔”,生动描绘自然景象,增强诗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描绘,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苦恼,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智慧。
意象分析:
- 巉岫:象征险峻与坚定的意志,反映出人类面对自然的渺小与敬畏。
- 秦皇:代表权力与历史,提醒人们对时间的思考。
- 老僧:象征智慧与传承,表现出对信仰与人生的思索。
- 阴崖水:自然的生命力,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藓壁苔:时间的痕迹,表现出岁月的沧桑与人类的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霸主”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汉武帝
- B. 唐太宗
- C. 秦始皇
- D. 赵武帝
-
诗中“老僧传锡已千秋”是什么意思?
- A. 老僧教导了许多人
- B. 老僧拥有千年的历史
- C. 老僧的智慧传承了千年
- D. 老僧在讲经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享受生活
- B. 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 C. 对历史的怀念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C. 秦始皇
- C. 老僧的智慧传承了千年
- B. 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更强调人生的壮志与豪情。
- 《庐山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诗词经典解析》